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兴镇

西兴镇

北宋置,属萧山县。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


(1)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部、钱塘江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兴,人口1万余。为古老集镇。旧名固陵、西陵。《水经注·渐江水》:“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言可固守,谓之固陵,今之西陵也。”吴越时以陵非吉语,改名西兴。宋为西兴镇,元置西兴场,明设盐课司。自古历为钱塘江南岸重要渡口和军事要地。1947年置镇,1956年为西兴乡,1958年改公社,1965年复置镇,1968年又省。1984年改为乡,1985年复置镇。1996年由萧山市划归杭州市滨江区。以驻地得名。地处平原。产稻、络麻、棉花、淡水鱼、河蚌珠。有棉纺、自行车零件、印染、大理石、标准件等厂。今南为工业区,有印染、冰箱、链条、锻压等厂。集市贸易兴旺。公路通杭州市区和萧山。镇西北有固陵城遗址——铁岭关。(2)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东部。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兴,人口920。清初开集。1913年因位居县西,集市兴旺,故名。1949年为西兴乡,属南充县。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1992年八角乡并入。1993年改属嘉陵区。堰塘棋布。产蚕茧、柑橘、黄麻、红麻、甘蔗。有农机、藤编、鞭炮等厂。川鄂公路经此。(3)在四川省平昌县东南部。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兴,人口 3000。镇以驻地名。清咸丰七年(1857年)建场,原名兴隆场。民国初按地理位置更名为西兴隆场,后简称今名。1937年建西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2001年建镇。为县蚕茧、玉米、高粱、花生、茶叶生产地,“皇山香茗”获农业部优质产品。林木等建材资源丰富。平佛公路经此。有皇山风景区。


猜你喜欢

  • 讷河厅

    清宣统二年(1910)改东布特哈置,为直隶厅,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讷河市。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2:“以讷默尔河得名。”1913年降为讷河县。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治今黑龙江省讷河市。

  • 兴国州

    明洪武九年(1376)改兴国府置,属武昌府。治所即今湖北阳新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通山、阳新等市县地。1912年改为兴国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兴国府置,治今湖北省阳新县。属武昌府。辖境

  • 野坂戍

    亦作冶坂。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宋书·王康传》: “索虏野坂戍主黑弰公游骑在芒上。” 即此。

  • 严墓镇

    即今江苏吴江市南八十里铜罗镇。因汉严忌墓在此而得名。元、明置烂溪巡司于此。传古名铜罗村,1947年改名铜罗镇。

  • 隆回县

    1947年置,属湖南省。治所在今湖南隆回县北六十八里六都寨。1949年迁治桃花坪 (即今隆回县驻地桃洪镇)。在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东麓、资水上游赧水流域。属邵阳市。面积2871平方千米。人口108.2

  • 观音洞

    ①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西南部。雍正《浙江通志》卷14引吴莱《甬东山水古迹记》:“自梅岑山东行西折为观音洞,洞瞰海外,巉中裂,大石壁紫黑,旁��而两岐,乱石如断圭,积伏

  • 柳州县

    1931年改马平县置,属广西省。治所在今广西柳州市。1937年改为柳江县。旧县名。1931年改马平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1937年改名柳江县。

  • 董岭水

    苕溪支流。源出今浙江安吉县 (递铺镇)西七十二里董岭,北入苕溪。《方舆纪要》 卷91孝丰县: 董岭水 “分为两流,西流入宁国县界,东流自县(治今孝丰镇) 西引而北,至州西南会诸溪涧水,谓之东溪,入于苕

  • 博和必河

    又作博和弼河。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 西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3库页岛之水: “近混同江口两岸正居岛地之中者曰博和弼河。博和弼河源出英吉申山南麓,西南流,受东来一水,又屈曲西南流入海。长

  • 张桓侯庙

    俗称张飞庙。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城外长江南岸飞凤山麓。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飞死后谥桓侯,故名。明嘉靖《云阳县志》卷上:张桓侯庙“在治江南飞凤山隅。汉末建。元顺帝敕修。国朝重修,嘉靖十八年知县杨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