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安徽和县西北善厚乡 (善厚集)。清光绪 《直隶和州志》 卷4: 善后集在 “州西北八十里”。
即今广西象州县东北大乐乡。清乾隆《象州志》卷1:大乐墟“在昌化里,离城九十里”。咸丰初,太平天国义军大败清军于此。
北宋置,属永寿县。即今陕西永寿县东北常宁镇。清改为镇。北宋置,即今陕西省永寿县东北常宁镇。金时改常安寨。
即今云南鲁甸县西南三十八里火德红乡。清设恩德宏汛。1925年改名火德红。
亦作丰子岭。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元和志》 卷38灵山县: “隋开皇十八年,于州北四十八里置南宾县,贞观十年移于峰子岭南。” 《舆地纪胜》 卷119钦州: 峰子岭 “在灵山县,即县之主山也”。
在今山西右玉县东北三十里云阳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云阳堡“嘉靖二十七年筑,万历二十四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东蔽左卫,且为白羊之羽翼”。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筑。即今山西省右玉县东北云阳
又作万洋山。古名石含山。在今江西、湖南两省边境,属罗霄山脉中段。《方舆纪要》卷80酃县“云秋山”条下:“又万阳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周三百里。上多古木怪石。”
亦作艾陵湖。在今江苏江都市北邵伯镇东。《隋书·地理志》: 江都郡江阳县有陵湖。《明史·地理志》 扬州府江都县: “东北有艾陵湖。”
在今浙江兰溪市西。《方舆纪要》卷93兰溪县:万松源在“县西四十里。山绕谷深,源口盘固,可以避乱”。
即今吉林汪清县南新兴乡。图佳铁路经此,也是兴宁铁路的起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