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川水
即今甘肃灵台县南南川河。《水经·渭水注》: “蒲水出南山蒲谷,东北合细川水……又东北流合且氏川水。” 《清一统志 · 泾州一》: 蒲川水,“ 《县志》: 县之南川也。自凤翔分水岭发源,夹苍离而出,与达溪合”。
即今甘肃灵台县南南川河。《水经·渭水注》: “蒲水出南山蒲谷,东北合细川水……又东北流合且氏川水。” 《清一统志 · 泾州一》: 蒲川水,“ 《县志》: 县之南川也。自凤翔分水岭发源,夹苍离而出,与达溪合”。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轮台县东策云乡。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81轮台县: 策达雅驿“一名策特尔。回语谓毡庐也。旧曾安营于此,故名”。
①又称西路左翼左旗。清顺治十二年(1655)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桑特马尔嘎次。②又称东路左翼左旗。清康熙四十年(1701)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巴颜
①清雍正二年(1724)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布隆吉城(今甘肃安西县东布隆吉乡),六年徙治渊泉镇(今安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市以西之地。乾隆二十四年(1759)升为安西府。②清雍正九年(1731)置
唐武德元年(618)置,属共州。治所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四年(621)废。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析共城县置,治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属共州。四年废。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因在黄河之南,故名。辖境约当今山东、河南二省黄河故道以南 (唐河、白河流域除外),江苏、安徽二省淮河以北地区。开元二十一年 (733) 分置采访处置使,治所在汴州(今河南开
①即修岭。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清一统志·建昌府》:修岭“在广昌县西南六十里,接宁都州界,俗呼为秀岭”。②在今广西龙州县西二十里。《明一统志》卷85龙州:秀岭“在州城西二十里。其山高耸,为龙州诸山之冠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以原河北省宁津县改名,治所即今山东宁津县。为纪念牺牲于县境的中共地委书记马振华烈士而命名。1949年复名宁津县,改属山东省。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5年由宁津县改置。以
在今浙江嘉兴市南。《方舆纪要》卷91嘉兴府:长水塘在“府南六里。长五十余里。县旧名长水以此”。水源自海宁硖石诸山,东北流入嘉兴,至城南汇为鸳鸯湖。
①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唐杜佑《通典》卷177河南府永宁县:“后周置黄栌、同轨、永昌三城以备齐。”②又称拓俞城。唐南诏置,为永昌节度驻地。即今云南保山市。宋大理为永昌府治。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周为防北齐
即今新疆哈密市东北沁城乡。清乾隆《西域图志》 卷9: 塔勒纳沁 “在哈密城东北二百二十里。土城一,有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