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
又称紫霄峰,亦称萧史峰。在今江西新建县与南昌市湾里区梅峰之间。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婿萧史与秦女弄玉在此吹萧引凤处。《水经·赣水注》: 洪崖“西有鸾冈,洪崖先生乘鸾所憩泊也。冈西有鹄岭,云王子乔控鹄所径处也。有二崖,号曰大萧、小萧,言萧史所游萃处也”。
又称紫霄峰、萧史峰。在江西省新建县与南昌市湾里区梅岭之间。为西山最高峰,海拔799米。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婿萧史与秦女弄玉在此偕游吹箫引凤。峰上有吹箫坪,非常平整,景色秀丽。明末,新建征士徐世溥曾游此,作《萧峰史记》以记其胜。
又称紫霄峰,亦称萧史峰。在今江西新建县与南昌市湾里区梅峰之间。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婿萧史与秦女弄玉在此吹萧引凤处。《水经·赣水注》: 洪崖“西有鸾冈,洪崖先生乘鸾所憩泊也。冈西有鹄岭,云王子乔控鹄所径处也。有二崖,号曰大萧、小萧,言萧史所游萃处也”。
又称紫霄峰、萧史峰。在江西省新建县与南昌市湾里区梅岭之间。为西山最高峰,海拔799米。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婿萧史与秦女弄玉在此偕游吹箫引凤。峰上有吹箫坪,非常平整,景色秀丽。明末,新建征士徐世溥曾游此,作《萧峰史记》以记其胜。
战国楚邑。 《鄂君启节》 铭文: 自鄂往, “逾江, 庚彭”。 一说为六朝之大雷戍, 即今安徽望江县; 一说即彭蠡,在今江西鄱阳湖北; 一说即彭泽,在今江西湖口县东。
在今北京故宫隆宗门西。明建。清顺治十年 (1653) 重修。清为皇太后居住之地。
①在今河北青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13青县:中山,“《旧志》云:山岩耸峙,悬瀑凡数十丈。今俗呼为高土冈”。②又名独山。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十里。《元和志》卷28宣州溧水县:中山“在县东南一十五里。出兔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南晋州。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境。八年 (625) 废。
一名东涧。在今山西万荣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1万泉县:“东谷涧在县南, 自孤山东谷中发源,北流八里,入于沙涧。又东北入稷山县,注于汾水。”
在今安徽天长市东南官桥街。旧属江都县, 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二十七里。《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兰渚山“去山阴二十七里。王右军所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也”。南宋祥兴元年(1278),会稽唐珏等以石函葬宋六陵骨于此。古山名。又称兰亭山
在今福建顺昌县西北,北接邵武市界。《舆地纪胜》 卷133南剑州 《景物下》: 超华山 “在顺昌县西北五十里,有超华寺”。正德 《顺昌邑志》 卷1: 超华山 “在白水都。周围甚广,西北入邵武境。山之幽旷
即高都城。在今河南伊川县东北伊河西岸。《史记· 周本纪》 正义引 《括地志》 云:“高都故城,一名郜都城,在洛州伊阙县北三十五里。”本名高都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竹书纪年》周显王十八年(前351年
即今云南马关县东南都龙镇。民国《马关县志》 卷1: 都竜街在县东南六十里。为滇越交通要害。壮语 “都” 为坝子,“竜” 为野芭蕉,意即野芭蕉多的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