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胥山

胥山

①又名庙诸山、仆射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四十里,太湖东岸胥口之南。《史记·伍子胥传》:伍子胥死,“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胥山”。《越绝书·吴地传》: 阖庐时,“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徙治胥山”。可见胥山之名,阖闾时已有之,非祠祀伍胥而得名。

②即今浙江杭州市南之吴山。《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人,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或说在今江苏南境。

③在今浙江嘉兴市东二十六里胥山村。《元丰九域志》 卷5: 秀州嘉兴县 “有胥山”。《舆地纪胜》 卷3: 胥山 “在嘉兴县东南。《晏公类要》 云: 昔子胥经营于此”。故名。


(1)古山名。(1)即今浙江省杭州市吴山,有伍子胥祠,故又名胥山。(2)本名张山,在今浙江省嘉兴市东。相传伍子胥伐越经此,故名。山上有吴王磨剑石。(2)今山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西濒太湖。《太平寰宇记》引《吴录》称,吴王(夫差)杀(伍)子胥并投江中,吴人于山上立祠,因名胥山。山体由砂岩构成。东延为皋峰山。海拔190米。《吴县志》载:“相传帝尧省方巡览震泽(太湖),皋陶从帝曾于此山听断,故名。”


猜你喜欢

  • 大蒲河镇

    即今河北昌黎县东二十里大蒲河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昌黎县图:东南有大蒲河,有都司、千总驻此。在河北省昌黎县东部,东濒渤海。面积74.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大蒲河,人口 2300。

  • 北吉祥寺

    在今山西陵川县城西三十里礼义镇西隅。创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宋、元、明、清历代重修。寺宇规模宏敞,布局严谨,三进院落,皆用卡墙相隔,有山门、钟鼓楼、厢房、前殿、中殿、左右配殿、东西廊庑、后大殿等。

  • 九公山

    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南。《隋书·地理志》:开化县有九公山。《寰宇记》卷129六安县:“九公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山有九石柱,似人形,人号为九公山。”

  • 千山

    一名千朵莲花山,又名千顶山。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南。明《全辽志》卷1: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世传唐征高丽驻跸于此。峰峦秀丽,独胜辽左”。《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平顶山”条下:“千山在司南六十里,

  • 大陂站

    元置,在今广东惠来县西。明改置大陂驿。元置,在今广东省惠来县西。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大陂驿。清时裁。

  • 四蜀

    宋代益、利、梓、夔四路的合称。《宋史·赵雄传》:“虞允文宣抚四蜀,辟干办公事,入相,荐于朝。”

  • 口泉

    即今山西大同市西南口泉镇。京绥铁路(今京包路)有支线通此。

  • 浍水

    ①汾水支流。源出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流经绛县、曲沃、侯马、新绛等县市入汾水。《左传·成公六年》: “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 《水经·浍水》: “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西过其县南

  • 瑞岩山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福清县: 瑞岩山在 “县东二十里,山多岩洞诸胜”,故名。明嘉靖中,戚继光曾于山北辟大洞天。

  • 渒陂

    又名渒湖、牌湖。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九十里。 《水经·睢水注》: “睢水又东与湖水合, 水上承甾丘县之渒陂, 南北百余里, 东西四十里。” “”为 “渒” 之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