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翁牛特旗

翁牛特旗

本翁牛特部,后金崇德元年 (1636) 建翁牛特左、右翼二旗,属内蒙古昭乌达盟。左翼旗驻绰克温都尔,后迁今翁牛特旗驻地乌丹镇,右翼旗驻哈特呼特朗,后迁今赤峰市西南老府镇 (西老府)。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1945年抗战胜利后称翁牛特旗。1946年以原翁牛特左旗置乌丹县,遂以原翁牛特右旗为翁牛特旗。1949年翁牛特旗驻乌敦套海 (原名东老府,在今翁牛特旗东南)。1955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6年撤销乌丹县,并入翁牛特旗,翁牛特旗移驻乌丹镇。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 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西拉木伦河南岸。属赤峰市。面积1.19万平方千米。人口46.9万,有蒙古、汉、回、满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11%。辖7镇、9苏木、15乡。旗人民政府驻乌丹镇。翁牛特,蒙古语意为“诸王”。成吉思汗弟哈赤温之后裔巴颜岱洪果尔诺颜号所部为翁牛特。明为蒙古族翁牛特部驻牧地。清崇德元年(1636年)置翁牛特左、右翼旗,属昭乌达盟。1913年翁牛特右翼旗划入赤峰县。1914年改属热河特别行政区,1928年特别行政区改设热河省,随属。1940年乌丹县划归翁牛特左翼旗。1946年复置乌丹县,翁牛特左翼旗改称翁牛特旗,治所乌敦套海。1947年与敖汉旗合并置翁敖联合旗,属热河专署。1949年复置翁牛特旗。1955年改为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属热河省。1956年废热河省,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复翁牛特旗,属昭乌达盟。同年乌丹县并入,治所由乌敦套海迁治乌丹。1969年划入辽宁省,1979年复归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昭乌达盟,设赤峰市,随属。地处大兴安岭南段和七老图山北段余脉及其西麓,主要河流有西拉木伦河、老哈河等。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畜产牛、马、绵羊、山羊、皮等,其中草原红牛和卡巴金种马为优良品种。农产有谷子、玉米、小麦、大豆、稻、烤烟等。矿产有铅、锌、铁、金、石灰石、珍珠石等。工业有化工、皮毛、皮革、酿酒、地毯、针织等。土特产有中国草原红牛、杏核、甘草、麻黄等。305国道、赤乌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辽永州城遗址、元全宁路古城遗址、金界壕和清代梵宗寺。


猜你喜欢

  • 茶园关

    明置,在今贵州石阡县南。《方舆纪要》 卷122石阡府: “茶园关在府南,与偏桥卫接界。”

  • 阿拨把丹国

    故地或以为今印度西部坎贝湾以北之迈达巴德,或以为今印度西南沿海之坎纳诺尔附近。《明史·郑和传》:“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阿拨把丹。”

  • 大成坡

    在今云南鹤庆县东南六十八里。《清一统志·丽江府》:大成坡“顶有泉,深广尺许,不溢不涸,谓之一碗水。其西又有小成坡。为旧顺州及大理府、并永北厅之孔道”。

  • 茄子洲

    亦作加子洲。又名茄子浦。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中。《寰宇记》 卷90江宁县: 加子洲 “在县西十三里。周回十二里。……夏月堪泊船,冬月浅涸。永昌之初,其洲忽一日崩陷数里,其形曲折凡作九湾。行者所依”。

  • 竹西亭

    在今江苏扬州市北。唐杜牧《题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后人以此名亭。宋欧阳修、尧梅臣皆有诗。后向子固易名歌吹亭。

  • 青城郡

    西魏恭帝时置,属眉州。治所在青衣县(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瑞峰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青神县地。北周改为青神郡。

  • 陵阳山

    ①在今安徽宣州市。《方舆胜览》 卷15宁国府: 陵阳山 “在宣城。一峰为叠嶂楼,一峰为谯楼,一峰为景德寺”。《明一统志》 卷15宁国府: 陵阳山 “在府城内。冈峦盘屈,孤峰秀拔,为一郡之镇。宋郭祥正诗

  • 舞凤山

    即今云南澄江县北郊之凤山。《方舆纪要》 卷115澂江府: 舞凤山在 “今府治后。势自罗藏山之中支逶迤而来,如凤首览辉下,左右两山并峙,如展翼然。隆庆四年郡守徐可久迁治于山麓”。

  • 抱旗山

    在今广东南海市东南。东北距广州市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抱旗山在“府 (今广州市) 西南四十里。以形似名,为郡之前案,江水环达,上有古烽堠,其南为南山峡,屹立江滨”。

  • 南隆州

    唐武德六年 (623) 改隆州置,治所在隆平县 (今越南河山平省山西)。贞观元年 (627)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