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紫云

紫云

(雲) 山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许州直隶州》: 紫云山 “南北两山左右拱抱。一泉涌出,由灵泉山之西麓入汝水。其郏、敖诸山对列如屏,襄中第 一胜境也。明李敏建书院于上,故又名书院山。当山隘处有骆驼岭”。

②在今湖北麻城市西。《清一统志·黄州府一》:紫云山“在麻城县西七十里,接黄安县界”。

③在今湖北黄梅县北七十里。《清一统志·黄州府一》: 紫云山 “山路萦纡,望如削笔,其顶平旷,东西环拱,内有平田。僧人值茶,即为紫云茶”。

④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二十里。《清一统志·宝庆府一》: 紫云山 “亦名云雾岭。高三里。上有紫霄宫、紫云庵、潜龙书舍”。

⑤在今湖南新宁县东北。《清 一统志 · 宝庆府 一》:紫云山 “在武冈州东 一百二十里,接新宁县及永州府东安县界。山产紫芝,顶有映天湖”。

⑥在今广东和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3和平县 “东山” 条内: “紫云山在县东北五十里。高五百丈,周八十余里。上有岩,朝夕有紫气腾起。”


猜你喜欢

  • 英头山

    在今湖南常宁县南十里。《方舆纪要》 卷80常宁县: 英头山 “山峰尖锐,因名”。

  • 辉北县

    1929年改海龙县置,属辽宁省。治所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1945年划归安东省。1947年复为海龙县。旧县名。晋冀鲁豫边区太行解放区设。1947年由河南省辉县北部析置。以位县北得名。1948年撤

  • 高凉山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寰宇记》 卷161电白县: 高凉山 “在良德县,去州十里”。《舆地纪胜》卷117高州: 高凉山 “在郡东四十里。《经》云: 群山森然,盛夏如秋,因名”。《方舆纪要》 卷104高州

  • 晋江

    在今福建省南部。古名南安江。上源东西两溪均出戴云山,在南安市石砻附近双溪口汇合,始称晋江。东南流经泉州市入泉州湾。长162公里。水量变化大,含沙量较福建其他河流为多。西晋太康初已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寰

  • 昌明州

    亦作昌化州。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

  • 营口县

    1913年改营口厅置,属奉天辽沈道。治所即今辽宁营口市。1929年属辽宁省。1938年改设营口市。1949年复置营口县,移治大石桥镇 (今大石桥市)。1992年改设大石桥市。旧县名。1913年由营口直

  • 绥越郡

    南朝陈置,治所在绥越县 (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境。隋废。南朝陈置,治绥越县(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属桂州。辖境相当今富川瑶族自治县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 金水口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金水口村。《方舆纪要》 卷12易州: 金水口 “在 (紫荆关)北八十里,其西有石塘横岭等口”。

  • 凉伞坪

    即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凉伞乡。唐于此置羁縻晃州。清移晃州巡司驻此。

  • 元江

    即今红河在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境一段。元代以来称元江。《明史·地理志》 元江军民府:“东南有元江,亦曰礼社江,东南入纳楼茶甸长官司界。”在云南省南部。明《云南志》:“元江,元名礼社江,一名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