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秦川

秦川

①在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四十里思旺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②一名清水。即甘肃清水县之汤浴河、牛头河。《水经·渭水注》: “清水上下,咸谓之秦川。”

③古地区名。“” 指平川而言。或泛指今陕西、甘肃二省秦岭以北的平原,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三国志·蜀书 ·诸葛亮传》: “将军 (指刘备) 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即此。《方舆纪要》卷52: “陕西谓之秦川,亦曰关中。” 或专指今甘肃清水县境内后川河谷地,因川旁有秦国祖先非子的封地秦亭 (一作秦城),故名。


古地区名。(1)指今秦岭以北关中平原。以其地渭水流经,土壤肥沃,春秋战国时属于秦国,故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将军(指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姜维传》:“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于淮南,分关中兵东下,维欲乘虚向秦川。”皆即此。(2)专指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后川河谷地,因有故秦亭、秦谷,为秦国祖先非子封地而得名。


猜你喜欢

  • 八圩镇

    即今江苏靖江市南八圩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靖江县:“八圩镇在城南一十五里。”在江苏省靖江市南部,南濒长江。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公所桥,人口3000。镇以境内八圩港命名。19

  • 洭口司

    即洸口。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五十里连江与北江汇口处的江口咀。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 “洭浦关” 条内: “洭口巡司在县西南五十里。扼大、小罗山,陈、黎二峒之吭。”

  • 连木沁台

    一作连木齐木台。清乾隆年间置,即今新疆鄯善县西连木沁镇。道光《新疆识略》卷3吐鲁番:连木沁台“东至辟展台六十里”。

  • 灵岩寺

    ①原在山西大同云冈,后仿造于河南洛阳市南龙门石窟。《魏书·释老志》 载:“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阳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洛阳伽蓝记》卷5载:“京南关口有石窟寺

  • 江安盐井

    在今四川江安县东北六十里南井乡。唐至民国间,为县井盐产区。唐名可盛盐井。北宋置南井监。《舆地纪胜》卷153泸州:“南井监岁计四十一万斤。”成为四川著名井盐产区。此后盐业衰退。明万历中井塞报坍。清康熙五

  • 吴塔村

    即今江苏常熟市西南吴塔镇。明、清时置巡司于此。

  • 馆驿前汛

    在今江西波阳县西鄱江北岸。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饶州府鄱阳县: “路出月波门,五里至馆驿前。” 《清史稿·地理志》 饶州鄱阳县: 有馆驿前汛。

  • 梁山州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改梁山军置,属夔州路。治所在梁山县 (今四川梁平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梁平县地。明洪武七年 (1374) 废。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梁山军置,治梁山县(今重庆梁平县)。

  • 嘉黎县

    清宣统二年 (1910) 于拉里置,属川边道。治所在今西藏嘉黎县西北嘉黎乡。不久改为嘉黎宗。1960年复改为县。1989年迁斯尔定咔 (后改名阿扎)。在西藏自治区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属那曲地区。面

  • 青阳镇

    ①北宋置,属合肥县。在今安徽肥东县南四十五里青阳山附近。清设巡司于此。②北宋置,属临淮县。即今江苏泗洪县。元置青阳站。1949年置泗洪县于此。(1)古镇名。(1)即今江苏省泗洪县。北宋属临淮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