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十年(1412)置, 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宛里城。后废。明永乐十年(1412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桦川市东北古城。后废。
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清一统志·克什克腾》: 虾蟆岭 “在旗 (旧驻地在今克什克腾旗东南瑞芝乡) 西南六十里”。
北宋嘉祐四年(1059)改益州路置,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山以东,大渡河以北,龙门山西南及沱江以西大部,以东一小部分地区。元初废。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置,治成都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江口镇。《后汉书·岑彭传》: 建武十一年 (35),岑彭率大军伐公孙述,进至武阳,“彭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杀彭”。即此。
又称东路中左前旗。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西,克鲁伦河北。
亦称东海窝集部。清代分布于今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吉林绥芬河流域及珲春市以东至日本海的少数民族。包括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清一统志·吉林一》: 东海窝集部 “在珲春城东南。凡沿海林木丛茂处皆曰窝集”。
即今湖南会同县东北若水镇。《清一统志·靖州》: 若水镇 “在会同县东八十里。宋置寨,明置巡司。本朝康熙二十六年移驻洪江”。在湖南省会同县东北部。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若水,人口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 开化府》: 雾露结山 “苍峰插天,云雾沈濛”。
秦始皇修建,初名横桥,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初名渭桥或石柱桥。武帝后称中渭桥。《三辅黄图》卷6引《三辅旧事》云:“秦造横桥,汉承秦制,广六丈三百八十步,置都水令以掌之,号为石柱桥。”《元和志》卷1咸阳
北宋置,属永新县。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三十五里沙市乡。(1)在江西省永新县西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沙市,人口 1310。明宣德年间陈姓自今湖南省攸县徙此定居,初名沙溪,形成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