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穴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十三里禹陵。《史记·太史公自序》: “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 即此。
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一百三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禹穴 “高八尺,深九尺,旁镌 ‘禹穴’ 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冽,世传禹决汉水时居此”。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十三里禹陵。《史记·太史公自序》: “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 即此。
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一百三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禹穴 “高八尺,深九尺,旁镌 ‘禹穴’ 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冽,世传禹决汉水时居此”。
在今河北抚宁县北。《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马头嶷寨在“县北二十里, ……皆民堡”。
即今内蒙古牙克石市东南免渡河镇。《清史稿·地理志》:呼伦直隶厅有“免渡河”车站,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
清顺治十六年 (1659) 改蛮莫安抚司置,属腾越厅。治所在今云南瑞丽市东十里姐勒。乾隆五十二年 (1787) 迁治勐卯城 (今瑞丽市西郊)。傣语 “勐” 为地方,“卯” 为雾濛濛,意即雾濛濛的地方。
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寰宇记》卷19章丘县:“乐盘山在县(章丘县旧治)南二十七里。《齐记》云:山有乐盘城,即平陵王与章丘侯饯送处,因名。”
在今四川绵阳市南。丰谷镇盛产井盐。民国初设场知事。
①在今山东济宁市南。《清一统志·济宁州》:太白楼“在州南城上。唐李白游任城,县令贺知章觞白于此,后人因建楼焉”。楼原在任城故城内。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移今址。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舆地纪
在今江苏镇江市。《宋书· 武帝纪一》: “旭孙生混,始过江,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
在今河北大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大城县: 黄汊河在 “县东北八十里,即易水下流,自文安县分流入境,又东北入武清县之三角淀”。
即草市。 今浙江诸暨市西南二十二里草塔镇。
在今贵州平坝县南十里。《清一统志·安顺府》:车头河“水势百折,渔舟往来其中,其下流为洛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