砻岩
在今广西全州县北十五里。《方舆胜览》 卷26全州: 砻岩 “在清湘县北十五里。虚明深窈,有飞泉数百丈,萦如飞练”。
在今广西全州县北十五里。《方舆胜览》 卷26全州: 砻岩 “在清湘县北十五里。虚明深窈,有飞泉数百丈,萦如飞练”。
西魏置,属淯阳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江南岸。北周保定三年 (563) 移治今旬阳县东北蜀河镇,属甲郡。唐属金州。天宝元年 (742) 改名淯阳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陕西省旬阳县东汉水南岸。属淯阳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6莆田县: 林墩 “嘉靖中,戚继光大破倭贼于此。《海防考》: 平海卫墩台有小澳、石狮、蛎前、新浦、三江、埕口、崎头、澄港、湖边、石城、蔡山、石井等十二座”。在今福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六石峰“在县东七十里,与平洋山相望。六峰特立,中有圣泉,冬至则涸,夏至则溢。六石关置于此”。
即今陕西甘泉县西北胡皮头。1934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甘洛县治此。
在今浙江云和县西。《方舆纪要》 卷94云和县: 垟头岩 “在县西十八里,高千余仞”。
①即今新疆鄯善县西一百五里苏贝希。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4:苏巴什“地有小堡”。②即今新疆阿克陶县西南苏巴什。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引《海英路程记》:“自布伦库尔至塔墩巴什五百八十里。内一百二十里苏巴
①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左传》: 昭公七年 (前535),谢息纳季孙之言,以孟氏成邑与晋,而 “迁于桃”。即此。②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四十里南陶。《春秋》: 襄公十七年 (前55
即今贵州榕江县北朗洞镇。清时有开泰县县丞驻此。民国改置县佐。“朗洞”系侗语音译,意为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即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北朗洞。清开泰县(今贵州黎平县)县丞驻此。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的东北边缘。西南距中北暗沙约6海里,东南距隐矶滩10海里多,是中沙群岛中延伸最长、面积最大的暗沙。1947年公布名称为比微暗沙。
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寰宇记》卷149万州武宁县:木枥山“在县(旧治在今武陵镇)东南十三里。山顶有池,冬夏可验其浅深,随大江水涨增减”。《舆地纪胜》卷177万州:木枥山“在武宁西十余里。《图经》云: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