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龟山
在今河北涞水县北。《方舆纪要》卷12涞水县:石龟山“山岭有石状如龟,内有岩,可容千百人。下有龙湫。又山左一洞,深不可测,相传外狭内宽,有路可通广昌”。
在今河北涞水县北。《方舆纪要》卷12涞水县:石龟山“山岭有石状如龟,内有岩,可容千百人。下有龙湫。又山左一洞,深不可测,相传外狭内宽,有路可通广昌”。
亦作列口县。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西北殷栗。以在冽水入海之口而名。西晋后废。古县名。又作列口县。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属乐浪郡。东汉因之。西晋后废。
黄河最大支流。在今陕西中部。源出甘肃渭源县西南鸟鼠山,东流经陇西、武山、甘谷、天水诸县市,横贯陕西渭河北原,南纳斜、涝、丰、浐、灞诸水,北会泾水、洛水,在潼关县入黄河。长787公里。《尚书· 禹贡》:
又作和罗哈。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东岸多尔米当托夫卡西。清属三姓副都统。《乾隆内府舆图》: 乌苏里江东岸和罗必拉口南有 “呼拉喀噶珊”。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乌苏里江东岸,北至混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松花江上源五道白河。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7:尼雅穆尼雅库河在“(吉林)城东南一千一百八十里。源出长白山,东北流,复折而西入安巴图拉库河。其上流曰舒敏博勒多”。《清一统志·吉林一
一曰汴山。即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五十里卞山。《水经·沭水》:“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郦道元注:“大弁山与小泰山连麓而异名也。”元于钦《齐乘》卷1“大岘山”条载:“沂山东南曰大弁山。‘大弁’,今人讹作“
1929年改雅鲁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1932年日伪分置布特哈左、右二旗 (左旗驻扎兰特,右旗驻博克图)。旋废。1934年改设布特哈旗。旧县名。1929年升雅鲁设治局置,治扎兰
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家城子。1940—1953年先后为莒沂边和莒沂县治。
普罗士的旧译。即今欧洲之德国。清谢清高 《海录》: “埔鲁乌国又名马西葛北,即日耳曼,在单鹰之北。” 《海国闻见录》 译作普鲁社。
在今贵州福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21平越府杨义司:十里溪在“司西八十里,清水江支流也。《志》云,明初王师征蛮,尝驻兵十万于此”。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十五里秧溪河口,现已没入太平湖。《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龙镇石“在太平县穰溪东北。下临深潭,冬夏澄澈如一,号麒麟潭。其石高二丈余,世传龙镇水最宜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