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州

石州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夫宁县(今广西藤县东北浔江南、北流江东岸)。辖境相当今广西藤县、岑溪、容县及苍梧县西部地。隋开皇十年(590)改为藤州。

②西魏恭帝二年(555)置,治所在巴渠郡东乡县(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一百里普光乡西)。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北地。北周天和四年(569)废。

③北周建德六年(577)改西汾州置,治所在离石县(今山西离石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离石、中阳、柳林、临县、方山等县地。隋大业三年(607)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昌化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石州。明隆庆元年(1567)改为永宁州。

④西夏置,治所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北。元废。


(1)南朝梁置,治夫宁县(今广西藤县东北浔江南、北流江东岸)。辖境不详。隋开皇中改为藤州。(2)西魏置,治东乡县(今四川省宣汉县东北)。北周废。(3)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西汾州置,因治离石县(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故名。隋唐辖境约当今山西省三川河、湫水河流域。宋以后辖境缩小,明洪武初省离石县入州,不辖县。隆庆元年(1567年)改为永宁州。 (4)西夏置,治今陕西省横山县东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横山县一带。元废。


猜你喜欢

  • 保静县

    唐至德元年 (756) 改安静县置,属灵州。治所在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后废为镇。古县名。唐至德元载(756年)以安静县改名,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附近。属灵州。元废。

  • 高陌河

    在今河南光山县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50光山县 “梅林河” 条下: 高陌河 “源出县南八十里之白压山,东北会临仙河,而入于官渡河”。

  • 南旺湖

    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约即 《水经·汶水注》 之茂都淀,为汶水所潴,后渐浅涸。明永乐中重修会通河,筑戴村坝,遏汶水西南流至南旺高地,围堤为湖,称为水脊,分南北流入会通河,规定七分向北,三分向南。湖初置时

  • 乌诺尔

    又作乌诺里。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乌奴耳镇。《清史稿·地理志》:呼伦直隶厅有“乌诺尔”车站,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乌诺尔”,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

  • 思慕部

    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分布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共青城一带。开元间属黑水都督府。《新唐书· 黑水靺鞨传》:“初,黑水西北 (按,西应为东之误) 又有思慕部。”

  • 新海县

    ①1938年改新海设治局置,属河北省。治所在韩村 (今河北黄骅市)。1945年改为黄骅县。②1947年析宁安县置,属松江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1948年改为海林县。旧县名。(1)1937年由新海

  • 山东西路

    金初改宋京东西路置,治所在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州城镇)。辖境相当今山东陵县、平原二县和泰山、高唐以南,龟蒙山以西,聊城、阳谷、郓城以东,金乡以北和江苏邳县、泗阳以西, 旧黄河以北地。金末废。金改宋

  • 荆村

    在今山西万荣县南。其地发现仰韶文化遗址。

  • 克勒底雅山

    一名克里雅山。在今新疆于田县南。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2:克勒底雅城“城据南山曰克勒底雅山。有径通藏地。……克勒底雅山千余里淤沙积雪,烟瘴逼人。冬夏不可行。水发山中,北流经克勒底雅城”。

  • 葵谷

    亦名奴葵谷。在今甘肃临夏市东。《晋书·苻坚载记上》: 东晋太和二年 (367),“张天锡率步骑三万击李俨,攻其大夏、武始二郡,克之。天锡将掌据又败俨诸军于葵谷”。即此。在今甘肃省永靖县境内。东晋太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