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门桥
西晋元康初建于谷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潘岳 《西征赋》: “驻马皋门。” 《水经·谷水注》: “晋惠帝造石梁于水上……谓之皋门桥。”
西晋元康初建于谷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潘岳 《西征赋》: “驻马皋门。” 《水经·谷水注》: “晋惠帝造石梁于水上……谓之皋门桥。”
即今广西东兰县东北隘洞乡。红水河流经其西,故称此段江流为隘洞河。
元北境部族,又译八里灰、八儿忽、八立浑、巴儿忽等。居地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侧巴尔古津河流域。元太祖先世曾避难于此地。 《马可波罗行记》载其民隶属大汗,其地所产鹰隼甚有名,元世祖曾遣人取之来贡。
在今陕西渭南市西北官底乡左家村。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 (今陕西渭南市北)人。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 (1004) 辽军南进,时寇准为相,力主抗战,促使宋真宋亲赴澶州 (今河南濮阳市
1937年析延安县置,属陕甘宁边区。治所即今陕西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首府驻地。1949年2月撤销,并入延安县。1972年复置延安市。在陕西省北部、延河中游。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3556 平
金改梅回寨置,属繁畤县。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零五里迷回村。
在今四川珙县南四十五里。明置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珙县: “南有盐水坝巡检司,后迁歇马堡,仍故名。”
唐置,属羁縻林西州。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老街东南。后废。
①明九边之一,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防区相当今山西外长城以南,东自晋、冀省界,西至大同市西北一带。明初在此置卫屯田。永乐中放弃兴和所后,成为京师西北门户。②即今黑龙江省大庆市西南大同镇。旧属肇州。民国《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497) 置,属荆州。治所在今河南叶县西北。二十二年 (498) 属鲁阳郡。隋大业初废。古县名。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置,治今河南省叶县西北。属鲁阳郡,隋初属襄城郡。大业初废
在今四川绵阳市南。《周书·叱罗协传》:“时有五城郡氐酋赵杰雄等扇动新、潼、始三州民反叛,聚结二万余人,在州南三里,隔涪水,据槐林山,置栅拒守。”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