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寿县
1933年改古化县置, 属广西省。治所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百寿镇。1952年并入永福县。
旧县名。1933年改古化县置,治永宁(今广西永福县西北寿城镇)。以县内有百寿岩得名。1953年撤销,并入永福县。
1933年改古化县置, 属广西省。治所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百寿镇。1952年并入永福县。
旧县名。1933年改古化县置,治永宁(今广西永福县西北寿城镇)。以县内有百寿岩得名。1953年撤销,并入永福县。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南汗牛乡。
东汉改绥弥县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南六十里下河清乡。北周废。古县名。东汉改绥弥县置,治今甘肃省酒泉市东。属酒泉郡。北周废。《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吕光自龟兹东还,与凉州刺史
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北。《宋史·雷有终传》:咸平三年(1000)王均之变,“(杨)怀忠率众入益州,焚城北门,至三井桥”。即此。
亦作鹊儿沟、雅儿沟。即今新疆呼图壁县西南雀儿沟镇。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1绥来县: “东南一百二十里至西凉户,接呼图壁之雀儿沟。”
在今云南鹤庆县东南六十八里。《清一统志·丽江府》:大成坡“顶有泉,深广尺许,不溢不涸,谓之一碗水。其西又有小成坡。为旧顺州及大理府、并永北厅之孔道”。
唐五代方镇。唐元和十五年(820)以郓曹濮节度使改名,治所在郓州(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北宋初废。唐、五代方镇名。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置郓曹濮节度使,次年号为天平军节度使,治郓州(今山东
1916年析元江县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在猛烈 (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29年改江城县。
北魏置,治所在蔡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市西四十里翟家古城)。西魏末改蔡州。
一名阿鲁浑河。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清一统志· 喀尔喀》: 鄂尔坤河 “旧名阿鲁浑河。源有二: 一出杭爱山南,名姑洛河。一出鄂尔吉图都兰喀喇山,名乌里雅思他河。东南流百余里,合为一。又东流两山中百里许
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2邹县:白庄泉“其旁又有渊源、柳青、三角湾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