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石岭

白石岭

①在今河北涞水县东。《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1),朱克融以卢龙叛,“易州刺史柳公济败幽州兵于白石岭”。即此。

②在今广东乐昌市北十五里。又名周山、宝山。唐沈佺期有《自乐昌泝流至白石岭下》诗。


(1)古山名。在今河北省涞水县东。《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1年),朱克融以幽州叛,纵兵掠易州,“易州刺史柳公济败幽州兵于白石岭”,即此。(2)今山名。在海南省琼海市南部。《乐会县志》载:“地脉发自五指山,诸峰罗列,星家谓有五景聚象,周围环抱数十里。其中峰有通珑石,摩空插汉,层层洞谷;东峰为岭,岭有石,状如龙首;南峰称为狮石,形似狮子;西峰为沙片石,形像牛背,乡人名以形相呼。”清康熙元年(1662年)知县潘汝奇令众捐资建寺庙于岭上石壁之下;僧人明海,卓锡往住。白石岭以东峰最高,海拔238米,名登高峰。上千级石阶,其间有三巨石,一呈蛋形,立于另二石中,俯视如龟,仰观似马。往上有“石柱擎天”,为山中景色最佳处。东岭山顶有仙女洞(新娘房)、风廊、仙人脚印等景。东侧有二面高耸的石壁,衔一巨石悬于中空,名“翠屏拥月”。


猜你喜欢

  • 芝田驿

    在今浙江青田县南瓯江之滨。《方舆纪要》卷94青田县:芝田驿“在县南一里大溪滨,亦明初置”。清康熙元年(1662)裁。

  • 删丹县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元和志》卷40删丹县:“按焉支山,一名删丹山,故以名县。”东汉兴平二年(195)改属西郡。北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改为删丹县,属张掖郡。唐属甘州,后陷于吐蕃。

  • 永新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永新县置,属吉安路。治所即今江西永新县。明洪武初仍降为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永新县为州,治今江西省永新县。属吉安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永新、宁冈、莲花等县地。明洪武初复降

  • 揭阳山

    又名揭岭、揭阳岭。今广东揭东、揭西县北莲花山东支。裴渊 《广州记》 列为五岭之一。《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揭阳县: 揭阳山在 “县西北百五十里。形势岧峣,南北二支,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亦曰揭岭,

  • 于庄沟

    在今甘肃正宁县(山河镇)南。《方舆纪要》卷57真宁县:于庄沟“在县东二十里。其水南流入邠州淳化县,会于清水”。

  • 朱家埠

    即今湖北钟祥市西北五十里朱堡乡。民国《湖北通志》卷33《乡镇》:“朱家埠,在(钟祥县)城北六十七里。”

  • 照壁山

    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21贵阳府 “贵山” 条下: “照壁山在府东北里许。以岩石屹立而名。”

  • 百颇州

    北宋置羁縻州,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后废。

  • 马公店

    即今江苏泗洪县西北马公店。旧属泗县。1912年《安徽省全图》:泗县东有马公店。

  • 乐乡镇

    北宋于乐乡县故城置,属长林县。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双河镇北乐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