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
①即万部华严经塔。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四十里白塔村西南、丰州故城西北角。
②又称垂庆寺塔。在今辽宁辽阳市白塔公园内。始建于辽,虽经历代补修,但仍保持初建的风貌。塔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高71米,逐层内收。塔身八面均有坐佛、胁侍、飞天等砖雕像。各层悬挂风铃、铜镜。塔顶有刹杆、宝珠和相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①即万部华严经塔。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四十里白塔村西南、丰州故城西北角。
②又称垂庆寺塔。在今辽宁辽阳市白塔公园内。始建于辽,虽经历代补修,但仍保持初建的风貌。塔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高71米,逐层内收。塔身八面均有坐佛、胁侍、飞天等砖雕像。各层悬挂风铃、铜镜。塔顶有刹杆、宝珠和相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作竹瓦寺。亦名卓瓦公巴。即今西藏察隅县北竹瓦根。清末刘赞廷《波密日记》:由波罗“七十五里至甲惹同宿,七十里至竹洼寺宿”。即此。“竹洼寺”,藏语意为众生寺。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德胜河。《明史·地理志》武进县:“西有孟渎,又有得胜新河,俱北入江。”
即美岱召。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美岱召。清康熙间范昭逵《从西纪略》三:“十六日卯刻起营,已刻至麦大力庙。”
一作济尔哈朗图。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吉尔嘎朗镇。清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驻地。
1929年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宁南县。1930年改为宁南县。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丹洲镇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怀远县: 板江堡 “在县西南。万历二年设兵戍守。又议迁县治于此。四年堡为瑶‘贼’ 所陷”。
北宋熙宁六年(1073)改婆娑砦置,属江安县。在今四川长宁县(旧安宁镇,今长宁镇)。大观四年(1110)废。政和六年(1116)复置,属长宁军。南宋嘉定四年(1211)改置安宁县。
亦名娑夷桥。在今巴基斯坦控制之克什米尔西北部印度河支流吉尔吉特河上。《旧唐书·高仙芝传》: 天宝间讨小勃律,仙芝 “急令 (席) 元庆斫(娑夷河) 藤桥,去勃律犹六十里。及幕,才斫了,吐蕃兵马大至,已
又曰算山。在今江苏镇江市西九里。《元和志》 卷25润州丹徒县: 蒜山 “山多泽蒜,因以为名”。《舆地纪胜》 卷7镇江府: 蒜山,“或以为周瑜与诸葛亮议拒曹操,以其多算,故号算山”。《资治通鉴》: 东晋
即鹤穴口。在今湖北荆沙市江陵区郝穴镇。《方舆纪要》 卷78江陵县: 郝穴口 “在府东南九十里。大江经此分流,注潜水,合于汉水。……嘉靖初复筑郝穴口,大江遂至涨溢为害”。明置郝穴口镇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