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溪洞
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南百余里与天台县交界处。《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五月,南路军大破裘甫起义军“于海游镇, ‘贼’入甬溪洞”。即此。
在今浙江省宁海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年)裘甫军为唐王式南路军所攻,退入甬溪洞,即此。
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南百余里与天台县交界处。《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五月,南路军大破裘甫起义军“于海游镇, ‘贼’入甬溪洞”。即此。
在今浙江省宁海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年)裘甫军为唐王式南路军所攻,退入甬溪洞,即此。
①唐武德六年(623)改东会州置,治所在宜芳县(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元和志》卷14岚州:“因州西岢岚山为名。”辖境相当今山西岢岚、兴县、岚县、静乐等县地。天宝元年(742)改为楼烦郡,乾元
①在今吉林和龙县西南。源出长白山之长山岭、长红岭东麓,东流,折东南流至崇善乡西注入图们江。亦称图们江北源,实为图们江正源。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2:红旗河“河发源长白山东北之老岭下,流九十余里至三江
即今广西贺县东南 一百里信都镇。《明史·地理志》 贺县: “南有信都乡巡检司。” 清置信都镇巡司。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东南信都镇。明、清于此置巡检司。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十三里。《方舆纪要》卷102英德县: 麻寨冈 “唐末黄巢犯境,有虞夫人者,率兄弟及乡人拒巢于此”。在今广东省英德市西。相传唐末乡人于此拒黄巢。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移风山 “梅山瑶人于此从化,名取移风易俗之义”。
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瓜拉丁加奴。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三佛齐国” 之属国中有“登牙侬”。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作 “丁家庐”。《元史·外夷·马八儿等国》 作 “丁呵儿”。《郑和航海图》
北宋置,属昭化县。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南五里。唐于此置望喜驿。唐元稹有 《望喜驿》 诗。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罗江镇北。《新唐书·地理志》 罗江县: “北五里有茫江堰,引射水溉田入城,永徽五年,令白大信置。”
①在今湖南邵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81宝庆府邵阳县: “洛阳山在府东北五里。澬、邵二水合流其下。有石室,深邃莫测,以汉洛阳侯重得名。”②在今云南安宁市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114安宁州: 洛阳山
在今广东大埔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3大埔县:大河山在“县(治今茶阳镇)西四十里。高百余丈,周四十里。大河经其西。一名阳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