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炭山

炭山

①又名陉头、凉陉。在今河北独石口外滦河上游。为辽帝、皇后避暑、狩猎之地。《辽史·地理志》 归化州下: “炭山,又谓之陉头。有凉殿,承天皇后纳凉于此。山东北三十里有新凉殿,景宗纳凉于此。唯松棚数陉而已。”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一》谓契丹主阿保机 “欲自为一部以治汉城”。并称 “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 炭山在 “司西南二十里”。又引宋白曰: “汉城在檀城西北五百五十里,城北有龙门山,山北有炭山。炭山西,即契丹、室韦二界相连之地,其地在滦河上源。” 或谓即今河北独石口外之黑龙山。

②在今甘肃永昌县东南。《清一统志·凉州府一》: 炭山 “在永昌县东南二十里。产石炭”。

③在今宁夏中卫县西南三十里。清乾隆 《宁夏府志》 卷3: 炭山 “夜有火光”。宣统 《甘肃新通志》卷7: “山产石炭,近西一带有火,历年不息,俗呼为火焰山。”


古山名。又称陉头或凉陉。在今河北省沽源县东南、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北滦河上源闪电河源流地带。为辽、金皇帝避暑及游猎之地。


猜你喜欢

  • 淮阳郡

    ①东晋义熙中土断置,属徐州。治所在角城县 (北齐改文城县,北周改临清县,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隋开皇初废。②西魏置,为辅州治。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境。北周废。③隋大业三年 (607)

  • 孟乃河

    即今云南腾冲县东之龙川江。《方舆纪要》卷119南甸安抚司: 孟乃河 “即腾越州之龙川江也。流入境,为孟乃河,又南入干崖境”。

  • 施黔水

    即施水。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南。

  • 盘水镇

    金置,属历城县。即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34: “巨合城在 (历城)县东七十五里。汉巨里聚。耿弇讨张步守巨里,即此城也。金为盘水镇。今为龙山镇。”在贵州省普安县中西部、南山坡北

  • 五峰石宝长官司

    元至正初置,治所在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属容美宣抚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置长乐县。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治今湖北省五峰县。十四年废

  • 兴西郡

    即石山郡。治所在方义县(今四川遂宁市)。唐杜佑《通典》卷157遂州:“后周置遂州及兴西郡。”

  • 龙须滩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唐杜甫有“瞿塘漫天龙须怒”句。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唐杜甫诗有“瞿塘漫天龙须怒”句,即此。

  • 高兴郡

    ①三国吴置,属交州。治所在广化县 (今广东阳西县东北)。西晋属广州。辖境相当今广东茂名、电白、阳西三市县及阳东县部分地。西晋太康中废。②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高兴县 (今广东化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

  • 济州关

    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古黄河南岸碻磝津。《北齐书·高阿那肱传》: “后主走度太行后,那肱以数千人投济州关,……及周将军尉迟迥至关,肱遂降。” 《寰宇记》 卷 13郓州卢县: “碻磝津在县北一里。后魏于此置

  • 新邑县

    三国吴置,属郁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邕宁、横县二县南境。南齐属齐宁郡。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