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郡
北魏置,属恒州。治所在灵丘县(今山西灵丘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灵丘、浑源县地。孝昌中废。北齐复置灵丘郡,属北蔚州。北周为蔚州治。隋开皇初废。
北魏置,治灵丘县(今山西)。属恒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灵丘、浑源两县地区。隋开皇初废。
北魏置,属恒州。治所在灵丘县(今山西灵丘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灵丘、浑源县地。孝昌中废。北齐复置灵丘郡,属北蔚州。北周为蔚州治。隋开皇初废。
北魏置,治灵丘县(今山西)。属恒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灵丘、浑源两县地区。隋开皇初废。
一作临资口市。即今湖南湘阴县西二十九里湘江西岸之临资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湘阴县图: 湘阴县西有临泚口市。
亦作牛腹渡。即今四川富顺县东北七十里牛佛镇。为沱江水路交通要道,是富顺县大镇之一。《清史稿·胡中和传》:咸丰十一年(1861),“(李)永和窜踞富顺牛腹渡,两岸筑坚垒,背而阵”,与清军激战。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清乾隆六十年(1795)石柳邓领导苗族人民起义后,即以此为根据地,四出打击清军。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南六十五里马宁圩。明置巡司于此。在广东省怀集县西北部。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宁圩,人口1020。相传明洪武年间称马营,即拴马匹的地方。清改马凝,1920年改为马
在今贵州桐梓县北。《明史·刘綎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 (杨) 应龙乃遣子朝栋,惟栋及其党杨珠统锐卒数万,由松坎、鱼渡、罗古池三道并进。綎伏万人罗古,待松坎贼,……”,大败贼众。约在今贵
又名河关、蒲坂关、蒲津关。战国魏置,故址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 “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即此。战国魏置,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东北)城东黄河西岸,故名。西汉改名蒲津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札布让。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载:“西番(藏)语:匝布朗,旧宫殿也,城旧为古格汗居处,故名。”
一名岷江。嘉陵江的支流。源出甘、川边境岷山北侧,东南流经甘肃舟曲、武都、文县,至四川广元市入嘉陵江。《清一统志·阶州一》:羌水,“《旧志》:岷江源出岷州卫分水岭,东南流入阶州,名曰白龙江”。白龙江乃岷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市东北六十里束城镇。大业初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为镇,元祐元年(1086)复置,属河间府。金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
在今河北平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14平山县: 恶石口 “在县西北百十里,滹沱河自山西流经此入县界,川原平敞,最为要害。景泰二年筑城置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