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湓口城

湓口城

又名湓城。相传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灌婴所筑。即今江西九江市。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得名。《晋书· 地理志》 武昌郡: 柴桑 “有湓口关”。《资治通鉴》: 东晋咸和三年 (328),“祖约遣祖涣、桓抚袭湓口”,即此。南朝陈曾为江州治所。隋开皇中置寻阳县于此,后改名彭蠡县,大业二年 (606) 改为湓城县; 唐初又改浔阳县。为沿江镇守要地。六朝时常驻重兵,为都城建康西部藩篱。


又称湓城。即今江西省九江市。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得名。相传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灌婴所筑。东晋、南朝时曾为江州治。隋初置浔阳县于此,旋改县为彭蠡县,大业二年(606年)改为湓城县。唐初改名浔阳县。地当水陆要冲,六朝时常有重兵驻守,为都城建康西面藩篱。


猜你喜欢

  • 湿山

    即茂湿山。在今四川茂县北十二里。《新唐书·韦皋传》: 贞元十三年 (797) 攻吐蕃,“元膺出湿山、成溪” 即此。

  • 罗月和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 达利水

    即今新疆和田、皮山县境之喀拉喀什河。《魏书·西域传》 于阗:“城西五十五亦有大水,名达利水,与树枝水会,俱北流。”

  • 驮排山

    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0永康州:驮排山“在州(治今中东镇)西。山溪诸水汇而为江, 南至罗阳县境, 下流入于丽江”。

  • 黄竹岐墟

    即今广东南海市东北黄岐镇。明万历《广东通志》 卷16: 南海县有黄竹岐墟。

  • 刘公桥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寰宇记》卷13须城县:“刘公桥在县东二十七里。宋武(刘裕)北伐至此造,故号之。”

  • 昌州长官司

    明永乐二年 (1404) 改昌州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清属宁远府。后废。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昌州,治今四川省德昌县西南。明永乐二年(1404年)改置为长官司,移治今德昌县西北。

  • 平干国

    西汉征和二年(前91)改广平郡置,治所在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五凤二年(前56)复为广平国。西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改广平郡置,治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五凤二年(前56年)复改为广平郡

  • 芒车关

    即昂车关。唐置,在今山西榆社县南四十五里。《资治通鉴》:唐会昌三年(843),“河东节度使刘沔步骑二千守芒车关”。即“昂车关”。唐会昌三年(843年),河东节度使刘沔步骑二千守芒车关,即此。

  • 上原城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史记·赵世家》:孝成王十一年(前255),“城元氏,县上原”。即此。《方舆纪要》卷14谓上原城“以地势高平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