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砦
一称温家寨。在今广西陆川县南五十里良田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一称温家寨。在今广西陆川县南五十里良田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4:伊拉里克“在托克三西四十里,东距辟展城四百五十三里。有城周里许”。
又名龙益镇。清置,属鄜州。在今陕西富县西北龙义湾。
即今浙江义乌市西绣湖。《方舆纪要》 卷93义乌县: 绣川湖 “在县治西。周九里有奇,灌民田百余顷。群峰环列,粲如组绣,因名。自宋至今,筑堤修闸,为游览之胜”。
亦名罗山,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白马关乡东南。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9罗江县:“《志》云:大霍山在县西南十里,罗公远修真处也。上有罗真宫,宋何彦真有记。”
①即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锦屏山。秦于山侧置朐县,北周改名朐山县,皆以此山名。《明一统志》卷13淮安府: 朐山 “在海州城南四里。上有双峰如削,俗呼马耳峰”。②一名覆釜山。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二里。《水经·
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南。西通巢湖,东南流至裕溪口入长江。《清一统志·庐州府一》: 裕溪河“在无为州东北一百二十里,与和州分界。亦濡须水分流也。又名新裕口”。古称濡须水,又称运漕河。在安徽省中东部。是巢湖通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湖北随州市。西晋属义阳国,寻为随国治。南朝宋泰始五年 (469)改为随阳县,为随阳郡治。南齐复改为随县,为随郡治。西魏为随州治。隋为汉东郡治。唐复为随州治。明洪武二年 (13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西北大龙峒,在淡水河与基隆河会合处之南。本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大浪泵社。清嘉庆七年(1802)改称大隆同。同治间又改大龙峒。连横《台湾通史·开辟纪》:明天启六年(1626),“西人始至
①亦名凤山、凤凰山。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隋书·地理志》:襄阳县有凤林山。《新唐书·孟浩然传》:孟浩然襄阳人,死葬于此。山南节度使樊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舆地纪胜》卷82襄阳府:凤山“
在今河南项城县西南。《方舆纪要》卷47项城县:光武台“在县(按指今县南老城)西北二十里。光武幸南顿时所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