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石津
确址待考,当在今甘肃永靖县北黄河上。《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元年 (376),前秦灭前凉,遣梁熙 “济自清石津,攻凉骁烈将军梁济于河会城”。
古津渡名。今地不详,约在今甘肃省永靖县北黄河上。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遣梁熙等人率军在此济河,以灭前凉。
确址待考,当在今甘肃永靖县北黄河上。《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元年 (376),前秦灭前凉,遣梁熙 “济自清石津,攻凉骁烈将军梁济于河会城”。
古津渡名。今地不详,约在今甘肃省永靖县北黄河上。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遣梁熙等人率军在此济河,以灭前凉。
在今福建明溪县东。 《方舆纪要》 卷98归化县: 水在 “县东十里。 出滴水岩, 分流并注, 入于明溪”。
元置,为开成府(后降为州)治。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南开城乡。明属平凉府,成化三年(1467)废。古县名。元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南开城。元先后为开成府、开成州治。明洪武三年(1370年)属平凉府。
即今云南宣威市东南羊场镇。旧属沾益县, 民国时设县佐。
①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张家口市。西晋废。②北魏改下洛县置,为广宁郡治。治所即今河北涿鹿县。孝昌中废。③隋开皇十六年(596)改新蔡县置,为舒州治。治所即今河南新蔡县。仁寿元年(601)改为汝
唐置,治所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北野云沟附近。贞元中属吐蕃,废。唐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东策达雅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约贞元中废。
在今河北迁西县北五十里汉儿庄。《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三屯营”条下载:“又车前营在县西北百五十里,东北去遵化县界潘家口二十五里,旧名汉儿庄。《郡志》云:辽人以南人为汉儿,置馆于此,设官司之。”汉儿岭
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南石陂镇。清康熙二十年(1681)溪源巡司移驻于此。
在今陕西长安县南终南山仰天池上。《清一统志·西安府四》: “唐为龙池寺,明初秦愍王改建。有上、下二寺,相去五里,金碧庄严,为长安诸寺之冠。”
四川省的简称。唐至德二年(757)分剑南节度使为东西川两节度使,合称两川。北宋乾德三年(965)并两川置西川路,开宝六年(973)析置峡西路,合称为川峡路。咸平四年(1001)又分为益、利、梓、夔四路
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部吉打。《隋书·南蛮传》:“赤土国,扶南之别种也。在南海中,水行百余日而达其都。土色多赤, 因以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