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涪江

涪江

亦名涪水、内水、垫江水。在今四川中部,为嘉陵江主要支流。《汉书·地理志》 刚氐道: “涪水出徼外,南至垫江入汉,过郡二,行千六十九里。”源出松潘县东北之岷山,东南流经平武、江油、绵阳、三台、射洪、蓬溪、遂宁、潼南等市县,于合川市南注入嘉陵江。


又称内江、绵江、外水。嘉陵江支流。在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西北部。《汉书·地理志》:“涪水出徼外,南至垫江入汉。”源出九寨沟县南,东南流经平武、江油、绵阳、三台、射洪、遂宁等县市后入重庆市潼南县,东流至合川市入嘉陵江。长700千米,流域面积3.64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72米3/秒。支流有通口河、渠江、凯江、梓潼江、安昌河、杜家河、洋溪河、郪江、关溅河等。干流落差2810米,富水力资源。建有鲁班、响滩子、青云等多座水库。中、上游两岸山高坡陡,野生动物及药物资源丰富。南坝以下可通航。


猜你喜欢

  • 陉北

    指今山西代县西北雁门关所在陉岭以北地区。《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二年(327),“后赵中山公虎击代王纥那,战于句注陉北”。古地区名。指今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关所在陉岭以北地区。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后

  • 茹拖

    一作鲁多克。即今西藏日土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2作 “茹拖”。见“日土县”。

  • 贾湖遗址

    在今河南舞阳县北四十二里贾湖村西。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5米。为保存较好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属裴李岗文化。从1983年开始,先后进行六次发掘。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数千件。石器有磨盘、斧、铲、磨

  • 大力埠

    即今广东郁南县东、西江南岸大历口。《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西宁县:大力埠在“大力山之水入江处。《旧志》:在德庆州西七十里大江南岸。正德五年设,万历五年改今属”。

  • 方期驿

    唐置,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六十里剑门镇。《旧唐书·地理志》 剑门县:圣历二年(699)“于方期驿城置剑门县”。

  • 象骨港市

    即今湖南岳阳市东北象骨港,为松杨湖农场场部所在地。《方舆纪要》 卷77岳州府临湘县“马鞍山” 条下: 象骨山 “山下有港,亦以象骨名”。市因象骨港为名。

  • 无时山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一百二十里。《明一统志》卷65辰州府:无时山“山多茶树,乡俗当吉庆之时,亲族聚会歌午于此”。

  • 连山驿

    明改奉川驿置,故址在今浙江奉化市驻地大桥镇。《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连山驿“在县东五里。唐置剡源驿,在大溪东。元改奉川驿。明朝洪武十二年改今名,嘉靖十二年徙县学东”。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废。

  • 云溪县

    唐文明元年(684)改江华县置,属道州。治所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西南。神龙元年(705)复名江华县。古县名。唐文明元年(684年)改江华县置。治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老县。属道州。神龙

  • 泉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泉州为路,属福建行省,并曾于路置福建省。二十二年 (1285) 属江西行省,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治所在晋江县 (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流域、澎湖列岛及厦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