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涞水县

涞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永阳县置,属易州。治所即今河北涞水县。《元和志》 卷18涞水县: “近涞水为名。” 大业初属上谷郡。唐属易州。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981) 废入易县。辽复置,仍属易州。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中西部,北临北京市。属保定市。面积1644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7镇、8乡(含1满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涞水镇。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逎县,治今县城北,属幽州涿郡。三国魏改为遒县。北魏徙今治,属范阳郡。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省入涿县。隋开皇元年(581年)析置范阳县,属易州;六年改名固安县,八年废;十年改置永阳县;十八年以境内涞水更名涞水县,属上谷郡。《元和郡县志》易州涞水县:“近涞水(今拒马河)为名。”唐至清属易州。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年)入辽,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入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省入易县。端拱二年(989年)地入契丹,复置涞水县。1913年属直隶省范阳道,后改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5年属察哈尔省。1949年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1958年并入易县、涿县。1962年复设,属保定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与山前平原过渡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拒马河流经全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甘薯、谷子、棉花等。为省太行山玉米杂交和绒山羊改良基地、黄淮海农业开发区。工业有机械、水泥、挂毯、大理石加工等。京原、高易铁路,112国道及京昆、京获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明长城、龙门峡摩崖石刻、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等。


猜你喜欢

  • 沪海道

    1914年以前上海道置,属江苏省。治上海县(今上海市)。辖境约当今上海市及其所属各县和江苏太仓、海门、启东三市地。1927年废。1914年6月以清末松江府、太仓直隶州及海门直隶厅辖境置,治上海县(今上

  • 定远府

    元至元二十九年 (1396) 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南一百里。明初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罗甸、惠水等县一带。明初废。

  • 绥山

    一名覆蓬山、中峨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南。晋干宝 《搜神记》 卷1: “前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蜀中。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

  • 东郭湖

    在今浙江嘉兴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1嘉善县:东郭湖“有长堤横亘三十里,俗谓之下塘,绕城北而东南会于华亭塘”。

  • 异泉

    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回山。《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回山在大冶东五十里西塞山之右,山有异泉及飞云洞。《土俗编》云:唐天宝十三年积雨之后,回山之巅忽有飞泉涌出,垂流四百仞。元结名之曰异泉,因为作

  • 桂门关

    即鬼门关、天门关。在今广西北流市西十五里。《明 一统志》 卷84梧州府: 天门关,“ 《舆地纪胜》 云: 本桂门关,讹称鬼门关。元廉访使月鲁改名魁星关。本朝洪武初改为桂门关,宣德中改天门关”。即“鬼门

  • 理安寺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理安山。《清一统志·杭州府二》: 理安寺 “在钱塘县西。吴越建古涌泉禅院,亦名法雨寺,宋理宗改今名”。

  • 槐子桥

    即今江苏邗江县北槐泗镇。民国 《江都县新志》 卷2有槐子桥。

  • 清流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新昌县置,为滁州治。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寰宇记》 卷128滁州: 清流县 “因县东清流水为名”。大业初属江都郡。唐复为滁州治。明洪武初废入滁州。②北宋元符元年 (109

  • 竹邑戍

    北魏改竹邑县置,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魏书·灵征志下》:“高祖延兴元年十二月,徐州竹邑戍士邢德于彭城南一百二十里,得蓍一株。”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