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洋县

洋县

明洪武三年 (1370) 改洋州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洋县。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南部、汉水上游。属汉中市。面积3206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16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洋州镇。北魏正始中于今龙亭镇置龙亭县,并兼为晋昌郡治,延昌三年(514年)于兴势山上设兴势县,治今洋县东北。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设黄金县,治今县东黄金谷。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晋昌郡为傥城郡,移治于今洋州镇。隋大业二年(606年)兴势县治迁郡治。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改兴势县为兴道县;开元十八年(730年)在今华阳镇置华阳县。天宝三载(744年)废华阳县;八年复置,改名真符县;十五年移洋川郡治于兴道县。乾元元年(758年)改洋川郡为洋州。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废黄金县,真符县城迁黄金城。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兴道、真符二县,辖地划归洋州直辖。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洋州为洋县,以原治西乡县泾洋河畔(今杨营乡四季河村附近)得名,属汉中府。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1951年属南郑专区。1953年属汉中专区,1969年属汉中地区,1996年属汉中市。地处汉中安康低山丘陵盆地、秦岭山地过渡区。汉水横贯,东流曲折为黄金峡,溢水、傥水、酉水、金水、子午等河自北汇入。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南温带半湿润气候过渡区。有国家保护动物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多种。建有朱鹮保护区和驯养繁殖中心。农产以稻、小麦、玉米、油菜籽为主,特产龙须草。工业主要有农机、水泥、纺织、酿酒等。阳安铁路、周城公路经此。古迹有汉蔡伦墓、唐傥骆道得意阁摩崖、安冢、宋开明寺塔、元良马寺大殿、明智果寺藏经楼。纪念地有华阳镇红石窑红25军司令部旧址。


猜你喜欢

  • 郎惰寨

    在今四川阿埧县境。清雍正元年 (1723)置郎惰寨土百户。

  • 福建会馆

    又称天后行宫。在今山东烟台市中心。清光绪十年 (1884) 动工,三十二年建成。为福建商贾在原籍募款所建。会馆坐北朝南,面积3500平方米。有大门、戏楼、山门、大殿、左右廊庑,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具有

  • 虬江

    曾名旧江。在今上海市中部,为吴淞江下游故道。《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蟠龙江”条下:“虬江南接中槎、下槎二浦,县境东南诸浦港多汇于此,南入吴淞江。”

  • 羊房堡

    ①明成化元年(1465)筑,在今河北宣化县北四十里羊坊堡。《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羊房堡“在青边口西南,距边十里,接壤张家口,西为中路尽界,……虽重冈为险,而何家堰镇、镇口诸处皆敌经也”。②明置,

  • 押西城

    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在今云南盈江县东三十里旧城。宋大理属腾冲府。元代改镇西路。南诏置,即今云南省盈江县。属永昌节度使。

  • 塔林

    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少林寺西侧。为历代少林寺高僧墓地。现存唐至清砖石墓二百二十余座,造型各异,是古代砖石建筑和塔雕艺术宝库。

  • 定海直隶厅

    清道光二十一年 (1841) 改定海县置,属浙江省。治所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1912年复改定海县。

  • 洋河城

    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洋河城,“ 《郡志》 云: 在县东南十五里。方圆六里。……皆唐太宗征辽时所筑”。

  • 西路中右翼末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风黑尔。

  • 龙?场

    即今四川犍为县东龙孔镇。《清史稿·胡中和传》:同治元年(1862),“(李)永和遁犍为龙��场,负隅死抗。中和围之,垒石墙,编木栅,外浚深壕,密布梅花桩”。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