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泸州

泸州

①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所在江阳县 (今四川泸州市)。《元和志》 卷33泸州: “取泸水为名。” 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泸川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泸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泸川郡,乾元元年(758) 又改为泸州。辖境相当今四川沱江下游及长宁河、永宁河、赤水河流域。南宋淳祐三年 (1243) 迁治州东长江北岸神臂崖城 (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老泸)。景定二年 (1261) 改为江安州。元至元十二年 (1275) 复改为泸州,治所在茜草坝 (今四川泸州市东长江东岸)。明洪武六年 (1373) 升为直隶州。徙治今泸州市。1913年废,改本州为泸县。1950年析泸县城区及近郊置泸州市。泸州老窖大曲、特曲荣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金奖和1987年泰国国际金鹰怀奖,素有 “酒城” 之称。

②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 (西河)。明洪武十五年(1382) 属建昌府。后废。


(1)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江阳县(隋大业中改为泸川县,今四川泸州市)。以泸水为名。北周曾置总管府。隋大业初及唐天宝、乾元间改为泸川郡。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泸州、泸县、隆昌、富顺、合江、江安及重庆市荣昌等市县地。唐置都督府,督十羁縻州,辖境包有今高县、珙县、兴文、叙永、古蔺和贵州省赤水、习水等市县。南宋末改为江安州。元复为泸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州治泸川县入州,辖境仅存今泸州、泸县、江安、合江等市县地。属重庆路。明、清属四川省。1913年废州为泸县。(2)元至元中置,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南部及德昌县北部。属建昌路。明废。


猜你喜欢

  • 天门石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太子坪南。因两大石相对如门,故称天门石。其左有天门寺。明陈文烛《游峨山记》:“入天门石,度天仙桥。”王世性《游峨眉山记》:过通天堂,“右折二石矗天,开一鎼为天门石,转而过为七

  • 大姑河

    亦作大姑夹河。即今山东莱阳、烟台市境之大姑夹河。源出莱阳市东北四十里三螺山东麓,东北流经栖霞县东,北流至烟台市西入海。《清一统志·登州府》:大姑河“发源莱阳县东北四十里三螺山之东麓,北流经福山县(今福

  • 桓都县

    唐渤海国置,为桓州治。治所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南通沟村。辽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吉林省集安市西通沟。为桓州治。辽废。

  • 江心寺

    在今浙江温州市北瓯江中江心屿上。唐咸通年间建。历代多有毁建。今寺系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

  • 合江镇

    ①北宋置,属宣化县。在广西邕宁县西北五十里左右二江合流处。《元丰九域志》卷9邕州:宣化县有合江镇。《宋史·蛮夷传》:皇祐五年(1053),狄青率大军攻侬智高军,“智高复趋邕州,夜焚城遁,由合江口入大理

  • 一泉崮

    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33费县“大沫崮”条:一泉崮“上有泉一泓,虽旱不涸”。

  • 顺塔

    即新拖国。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明史·外国列传》: 爪哇 “其国一名莆家龙,又曰下港,曰顺塔”。

  • 兰池陂

    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元和志》卷1咸阳县:兰池陂“即秦之兰池也。在县东二十五里”。

  • 马营堡

    ①明宣德七年(1422)置,属万全都司。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六十里马营乡。《方舆纪要》卷18:马营堡“分管大边百七十余里,二边四十里有奇。其威远等墩为最冲,边外三道沟等处即部长驻牧。《边防考》:马营与独

  • 陉庭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曲沃县东北。《左传》:桓公二年(前710),“(翼)哀侯侵陉庭之田,陉庭南鄙启曲沃伐翼”。即此。即“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