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卜赤八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汤卜赤八千户。藏文史籍《西藏王臣史》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汤卜赤八(汤波且)为乌思地区(前藏)六个万户之一。其治所在今穷结县。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汤卜赤八千户。藏文史籍《西藏王臣史》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汤卜赤八(汤波且)为乌思地区(前藏)六个万户之一。其治所在今穷结县。
①东汉章帝元和三年 (86) 改曲逆县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顺平县东南二十里子城村。《汉书·地理志》 注引张晏曰: “曲逆,章帝丑其名,改曰蒲阴,在蒲水之阴。” 北魏属北平郡。北齐废。②北宋太平兴
一名浩口市。即今湖北潜江市西四十六里浩口镇。《方舆纪要》 卷77潜江县 “白洑驿” 条下:“ 《志》 云,县境要险,有班家湾、浩子口,防御最切。”
在今江西玉山县东。《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玉山县: 草平驿在 “县东四十五里,亦名草平镇。明初陈友谅遣将寇广信,据草平镇,遏浙东援兵是也”。
①亦名万顷池。在今四川城口县东南、巫溪县西北万顷山。《寰宇记》卷148大昌县:千顷池“在县西三百六十里。波澜浩渺,莫知涯际,分为三道:一道东流当县西为井源;一道西流为云安县阳(汤)溪;一道南流为奉节县
源出今河南渑池县东北广阳山,南流入谷水。《水经·谷水注》: “谷水又东,左会北溪,溪水北出黾池山,东南流注于谷。疑即孔安国所谓涧水也。”
①在今安徽歙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歙县:石耳山“在府南四十里。突起大障,高出群峰,多岩石之胜”。《清一统志·徽州府一》:石耳山“孤峰瑰异,峰石倒垂如莲瓣。多产药草”。②在今浙江开化县西北。《
①金置,属滏阳县。即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②即今安徽霍邱县西北九十里临水镇。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霍邱县西北有临水镇。(1)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中南部。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2.8
在今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35 《边防记》: 峨眉县 “射箭坪外八里至黑龙溪,四里至虎皮冈,始分两岐。右路由上马胜溪至金口厂,为邛部司新附籍之民,名归化乡”。
①即今广西柳江支流龙江。《汉书·地理志》 定周县: “周水首受毋敛,东入潭,行七百九十里。” 《水经·存水》: 存水“东南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又东北至潭中县,注于潭”。②即今云南西部之怒江。汉至南朝称
在今陕西兴平市北二里。《元和志》 卷2兴平县: 始平原 “东西五十里,南北八里,东入咸阳界,西入武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