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陵县

江陵县

秦置,为南郡治。治所即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旧江陵县。明曹学佺《名胜志》:“近地无高山,所有皆陵阜之属,故名江陵。”光绪《荆州府志》卷1:江陵“以地临江,故名”。西晋为荆州治。南朝梁承圣元年(552),萧绎即帝位,建都于此。后梁萧詧亦都此。隋为南郡治。唐为江陵府治。元为中兴路治。明为荆州府治。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明张居正为江陵人,世称张江陵。


在湖北省中部。属荆州市。面积697平方千米。人口40万。辖7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秦置江陵县。《大明一统志·湖广荆州府志名胜》:“近地无高山,所有皆陵阜之属,故名江陵。”又清光绪《荆州府志》称:江陵“以地临江,故名”。秦汉为南郡治。晋兼为荆州治。南朝梁萧绎、萧詧、萧岿,五代南平国尚季兴等均曾建都江陵。唐、宋为江陵府治。元为中兴路治。明、清为荆州府治。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94年并入荆沙市,改置江陵区。1996年为荆州市江陵区。1998年撤区复为江陵县。地处江汉平原西部、长江北岸。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湖北省重要的产粮区之一,产稻、棉花、油料、豆类、小麦等,多水产。矿产有石油。工业以轻纺、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沙洪、秦黄公路经此。长江通航。境内有清咸丰九年(1859年)所铸的镇安寺铁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楚故都纪南城、楚郢城、元妙观、开元观、太晖观、八岭山、荆州博物馆等。


猜你喜欢

  • 灵光塔

    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北六里塔山南坡。为唐渤海国时代遗物。原是七层楼阁式青砖空心方塔,高约20米。1932年遭雷击,顶部二层震塌。1932年和1984年两次整修。今塔高五层13米。塔身方形。塔围30

  • 八素溪

    武义江支流。在今浙江武义县东北、金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3武义县:八素溪“出县北八素山,流入金华县境,为松溪之上源”。

  • 琅琦屿

    即今福建福州市东琅岐岛。《明通鉴》 附编: 清顺治五年 (1648) 春正月,“鲁王自闽安镇移次壶江、琅琦屿”,即此。

  • 古尔板图尔噶山

    又名鼎足山。在今内蒙古敖汉旗驻地新惠镇。清为昭乌达盟敖汉旗驻地。

  • 平村营

    在今广东德庆县西。《方舆纪要》卷101德庆州:平村营“在州西八十里。近大江。地名上峒。其相近为大塘营”。

  • 道山

    ①即今福建福州市西侧乌石山。《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 乌石山,“唐天宝八载改曰闽山。宋熙宁间,郡守程师孟改曰道山”。②一名灵峰。在今湖南宁乡县东三十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灵峰 “一名道山。以

  • 陕甘晋省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抵达陕甘边区,与第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合后,在延川县西北永坪镇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合编为第十五军团,并以陕甘边区、陕北根据地建陕甘晋省。辖境包括今陕西省北部及甘肃

  • 严州

    ①北周天和三年(568)于嶲城置,治所在越嶲县(今四川西昌市)。《寰宇记》卷80嶲州:严州“取其严敬为称”。五年(570)改为西宁州。寻复为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复改为西宁州。②唐武德四年(621

  • 遂宁县

    ①北魏置,属襄城郡。治所即今河南遂平县。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吴房县。②唐景龙元年 (707) 置,属遂州。治所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北五里大佛乡 (大佛场)。《寰宇记》 卷87遂宁县: “取郡名以称

  • 新城卫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甸子乡南黑城子。永乐元年 (1403)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南红城附近。属大宁都司,后属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