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西

江西

①隋唐以前,对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的惯称;另外,与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为江东相对而言,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史记·项羽本纪》:“江西皆反”即指此。

②唐方镇名。广德二年(764)更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为江南西道都防御团练观察使,通称江西。咸通六年(865)升为镇南节度使。乾符元年(874)废镇南节度使,复为江南西道观察使。龙纪元年(889)复为镇南节度使。治洪州(治今南昌市)。较长期领有洪、饶、吉、江、袁、信、虔、抚八州,相当今江西省。宋初废。

③巡抚名。明永乐后间设巡抚镇守,成化后定为巡抚,但仍或遣或罢,嘉靖六年(1527)始定设。四十年(1561)加兼理军务。驻南昌府(治今江西南昌市)。辖江西省除南安、赣州二府以外的十一个府,兼制南直隶安庆府,湖广兴国、通城、崇阳、浏阳、咸宁、平江、茶陵等州、县。清初仍辖十一府,康熙三年(1664)兼辖南安、赣州二府,即今江西全省。民国废。


(1)地区名。隋、唐以前,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从江东而言,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史记·项羽本纪》“江西皆反”,即此意。(2)唐方镇名。唐广德二年(764年)更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为江南西道都防御团练观察使,通称江西。治洪州(治今江西南昌市)。较长期领有洪、饶、吉、江、袁、信、虔、抚八州,相当今江西省。建中四年(783年)升为节度使。贞元元年(785年)复为都团练观察使。咸通六年(865年)升为镇南军节度使,乾符元年(874年)废镇南军节度使,复为江南西道观察使。龙纪元年(889年)复升江南西道观察使为镇南军节度使。


猜你喜欢

  • 西路中右翼末次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次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桑特马尔嘎次。

  • 川蜀

    地区名。指今四川省。《元史·顺帝纪》:至正十七年(1357),“倪文俊陷川蜀诸郡,命伪元帅明玉珍守据之”。

  • 合懒路

    一作曷懒路。又称海兰路。金置,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南五里古城。一说在咸镜北道吉州。辖境相当今长白山以东,吉林图们江流域以南,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以北地。元改为合兰府。即“曷懒路”。

  • 鄞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句章县 (今浙江鄞县西南四十二里鄞江镇)。辖境相当今浙江宁波、鄞县、慈溪、奉化等市县和舟山群岛。武德八年(625) 废。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故句章县置,治今浙江省

  • 左阳县

    北周改龙巢县置,为齐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里。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真阳县。

  • 孝顺镇

    北宋置,属金华县。即今浙江金华县东北四十六里孝顺镇。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东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孝顺,人口 8080。传晋元康中出孝子许考庐,邑人号其居地为孝顺。东汉为长山县

  • 河曲城

    即今山西河曲县东南旧县乡。《清一统志·保德州》: 河曲故城 “在河曲县东南七十里,周六里有奇。宋太平兴国中土筑,元至正中增筑南面小城。明万历中甃以砖石,并为县治。……乾隆二十七年移治西北河堡营”。

  • 掘港镇

    即今江苏如东县驻地。本为盐场。旧属如皋县,明置掘港巡司。清有主簿驻此。1945年于此设立如东县。在江苏省如东县中东部、如泰运河两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69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掘港,人

  • 伊尔该图山

    即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东北楚—伊犁山。《清一统志·伊犁》:伊尔该图山“在伊犁西北,阿圭山西北五百五十里。山脉自墨尔根西里山西行,近傍伊犁河西、南二面,连山相次,屈折至此”。

  • 凤林冈

    即今福建沙县驻地凤冈镇。唐中和四年(884)沙县由今县东古县迁治于此。镇因凤冈山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