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汝州

汝州

①北周建德六年(577)改南广州置,治所在襄城郡(治今河南襄城县)。隋大业三年(607)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贞观元年(627)废。

②隋大业二年(606)改伊州置,治所在汝原县(今河南汝州市)。三年(607)改为襄城郡。唐贞观八年(634)改伊州复置,治所在梁县(今汝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平顶山二市及汝阳、郏县、宝丰、襄城、叶县、鲁山等县地。明洪武初省梁县入州,成化十二年(1476)升为汝州直隶州。1913年废,改为临汝县。


隋大业二年(606年)改伊州置,以境内有汝水得名。次年改为襄城郡。唐贞观时又改伊州(武德复置)置,治梁县(今河南汝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北汝河、沙河流域。明成化时升为直隶州。1913年废,改州为临汝县。自唐以来有绢、絁等织造业,宋元时烧造汝窑瓷器,青瓷最为佳品。


猜你喜欢

  • 伊克库克图山

    即今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南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交界处之伊勒呼里山南端。《清一统志·黑龙江》:伊克库克图山“在墨尔根城西北九百里”。为呼玛尔河与嫩江的分水岭。

  • 吕亭

    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十八里吕亭镇。为南朝置吕亭县、吕亭左县治所。明置吕亭驿。《方舆纪要》卷26桐城县:吕亭“相传吕蒙尝驻师于此”。

  • 夷道县

    ①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枝城市西一里。《水经·江水注》:“汉武帝伐西南夷,路由此出,故曰夷道矣。”东汉建安十五年(210)为宜都郡治。南朝梁移于江北(在今枝城市东五十里)。贞观八年(634)废入

  • 东光城郡

    北齐置,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隋开皇初废。北齐置,治今河南省商城县西。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商城县一带。隋开皇初废。

  • 昌黎属国

    即辽东属国。东汉置,属幽州。治所昌黎县 (今辽宁义县)。三国魏改置昌黎郡。

  • 塔尔分河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东流入海之塔杜施河。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3: 塔尔芬河“在外富金河北,东入海”。

  • 遂平县

    唐元和十二年 (817) 改吴房县置,属唐州。治所即今河南遂平县。长庆元年 (821) 改属蔡州。元至元七年 (1270) 废入汝阳县。大德八年(1304) 复置,属汝宁府。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

  • 双阙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月初七日,“下视峭削环转,一如桃源,而翠壁万丈过之,峰头中断,即为双阙”。《方舆纪要》卷92天台县“天台山”条下:“(

  • 蒲溪铺

    即今陕西汉阴县东南蒲溪镇。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 汉阴县: 蒲溪铺 “距城五十里”。

  • 脱豁改原

    即今黑龙江省宾县南,南祖岭一带平原。《金史· 世纪》: “世祖戒辞不失曰: ‘汝先阵于脱豁改原,待吾三扬旗,三鸣鼓,即弃旗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