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夷山

武夷山

广义的武夷山在今江西、福建两省边境。东北—西南走向。北接仙霞岭,南连九连山,为赣江、闽江分水岭。主峰黄岗山,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海拔2158米,为本省最高峰。狭义的武夷山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二十里,红色沙岩构成的低山,为福建省第一名山。有九曲溪、桃源洞、一线天、武夷宫、武夷精舍、架壑船棺诸胜迹。向有“武夷山水天下奇” 的佳誉。《史记· 封禅书》:汉武帝祠 “武夷君,用乾鱼”。《索隐》 引 《地理志》: “建安有武夷山,溪有仙人葬处,即 《汉书》所谓武夷君。” 《寰宇记》 卷101建州建阳县引萧子开 《建安记》 云,“昔有神人武夷君居此,故得名”。


在福建、江西两省间,主脊线偏于福建省一侧。东北—西南走向。北连仙霞岭,南接九连山,长530千米。由各类火山岩和花岗岩构成,海拔 1000—1500 米。北高南低。最高峰黄岗山,海拔 2157 米。西坡多陡崖,东坡呈层状缓降。为江南丘陵和东南沿海丘陵分界。是以赣江为主的鄱阳湖水系和闽江、汀江水系的分水岭。闽江和赣江的发源地。南方重要林区和产茶区。生物资源丰富,建有武夷山自然博物馆。山上有九曲溪、一线天、武夷宫、武夷精舍、架壑船棺诸胜迹,向有“武夷山水天下奇”佳誉。《太平寰宇记》建州建阳县:武夷山“在县北一百二十八里”。引萧子开《建安记》云:“昔有神人武夷君居此,故得名。”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并被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猜你喜欢

  • 筐儿港

    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北,北运河东岸。清雍正九年 (1731) 设把总驻守。

  • 带溪

    即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之大环江。《方舆纪要》 卷109思恩县: 带溪 “在县北四十里。源出荔浦县,东流经此旋绕如带,南流入于龙江”。《清一统志 ·庆远府》: 带溪 “源出贵州古州苗界,西南流经八万瑶

  • 石臼窝

    即今河北玉田县南六十里石臼窝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玉田县图:西南有石臼窝镇。

  • 三河

    ①汉代称河内、河南、河东三郡为“三河”。《史记·货殖列传》:“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汉书·百官公卿表》:司隶校尉“察三辅、三河、弘农”。《后

  • 大姚县

    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姚州。治所在大姚堡(今云南大姚县)。明属姚安府。清属楚雄府。民国初属云南腾越道。1929年的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北部偏西。属楚雄彝族自治州。面积 4146 平方千米。人口

  • 斡罗孩城

    亦作兀剌海城、兀郎海城。西夏建,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元史·太祖纪》:二年 (1207),“再征西夏,克斡罗孩城”。四年(1209) 又攻西夏,“克兀剌海城”。即“兀剌海城”。

  • 新窑 (窯) 隘

    在今福建松溪县北四十里。为从来自浙入闽之间道。《方舆纪要》 卷97松溪县引 《闻见录》: “由县而北,至岩下村。又三里有小关,离关二里即新窑。”

  • 汝阳县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东晋为汝阳郡治。隋大业初废。②南朝梁置,属财丘、梁兴郡。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境。北魏以后废。③隋大业三年(607)改上蔡县置,为汝南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汝南县。

  • 三大偏关

    又作三达奔棍、桑达木贡、萨木达博木关。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山扎区普宗乡驻地桑达本贡。为旧日康、卫分界处。清乾隆《西藏志·程站》:“自察木多由类乌齐草地进藏路程”经三大偏关。

  • 冈马宗

    即干坝宗。治所即今西藏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