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兴县

武兴县

①西晋置,属武平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北太等省境。南齐后废。

②北魏置,为武兴郡治。治所即今陕西略阳县。西魏改名汉曲县。

③唐天授元年 (690) 改文水县置,属并州。治所即今山西文水县东十里旧城庄。因为是武则天之乡里,与太原、晋阳并为京县。神龙元年 (705) 复为文水县。

④唐武则天证圣元年 (695) 析郏城、鲁山二县置,属汝州。治所即今河南宝丰县。神龙元年 (705)改为中兴县,同年又改为龙兴县。

⑤唐置,为羁縻谅州治。治所在今越南谅山省谅山。后废。

⑥即武昌县。唐如意元年 (692) 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新唐书·地理志》 作 “武兴县”。


古县名。(1)北魏正始三年(506年)置,治今陕西省略阳县。为东益州及武兴郡治。西魏改汉曲县。(2)武周天授元年(690年)改文水县置,治今山西省文水县东南。因为武则天乡里,故与太原、晋阳并为京县。属太原府。唐神龙元年(705年)复改名文水县。(3)武周如意元年(692年)析河间县置,治今河北省安新县安州东南。属瀛州。长安四年(704年)属易州,后又属瀛州。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唐兴县。(4)武周证圣元年(695年)析鲁山、郏城二县置,治今河南省宝丰县。属汝州。唐神龙元年(705年)改中兴县。


猜你喜欢

  • 江津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江阳县置,属渝州。治所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北五十里顺江镇。《寰宇记》卷136江津县:“以斯地在江之津为名。”大业初属巴郡。唐武德初属渝州,天宝初属南平郡,乾元初属渝州。北宋乾德五年

  • 贵林州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或石棉县境。北宋以后废。

  • 平舒城

    在今陕西华阴市西北六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前211),“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即此。《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径平舒城北。城侧枕渭滨,半破沦水

  • 南洋

    ①地区名。清末至民国时称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为南洋,称江苏以北沿海各省为北洋。②指今南中国海及周围一带海域,并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等。郑若曾 《海运图说》:“东洋有山可依,有港

  • 白藤岭

    在今广西藤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8藤县:白藤岭在“县西南百里。峻拔侵云,路通容县。多产白藤,县以此名”。

  • 石堤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峰州。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一带。贞观元年(627)废入嘉宁县。

  • 判汗

    又作沛汗、��汗、钹汗、拔汗那、破洛那。汉大宛国。都城在渴塞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南卡散赛)。唐时设休循州于此。见“大宛国”。

  • 即棐林。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春秋》: 文公十三年 (前614),“郑伯会公于棐”。《公羊传》 作斐。即“棐林”。

  • 黄田溪

    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9永春县: 黄田溪在 “县西北百五十里。有岱山,北接德化县界,溪源出焉。南流有碧溪诸水,出群山中,先后来会,入安溪县界……下流合于蓝溪”。

  • 韩家店

    即今黑龙江省双城市西南韩甸镇。民国《双城县志》 卷2: “韩家店在城西七十里,各种商铺均有。”集镇名。(1)在河北省隆化县城西北部。韩家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600。传明万历年间韩姓在此开店,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