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沟村
在今河北阜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4阜平县:次沟村“在吴王口外。村南有扒背、银河村、胡家庄、柳树村、天桥儿、莲子岩等处, 山中皆产矿砂,流民恒相聚开凿,名曰矿徒。嘉靖二十五年渐啸聚为乱,议者言次沟村南接龙泉,东连倒马,其地险僻,每因银矿致乱,宜设巡司于此,以时稽察”。清初于此设守备。
在今河北阜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4阜平县:次沟村“在吴王口外。村南有扒背、银河村、胡家庄、柳树村、天桥儿、莲子岩等处, 山中皆产矿砂,流民恒相聚开凿,名曰矿徒。嘉靖二十五年渐啸聚为乱,议者言次沟村南接龙泉,东连倒马,其地险僻,每因银矿致乱,宜设巡司于此,以时稽察”。清初于此设守备。
清置,属阜和协。在今四川甘孜县。《清一统志·四川统部》: 麻书有把总驻防。
即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镇。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移内外管巡司治此。即今广东省惠东县西北梁化。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移内外管巡检司于此。
南朝梁置,属泾州。治所在沛县 (今安徽天长市西北石梁镇)。陈改为沛郡。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南陉乡之北陉村。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井陉县图:北有北陉村。
即今辽宁阜新市东北新邱区。产煤。清光绪末已开采。旧京奉铁路有支线自厉家窝铺达此。
又名沽河、沽水。源出今山东招远市东北。南流经莱西市西南,小沽河自北注之,合流南经平度市南,至胶州市东北与胶莱河合流入海。《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曰,“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姑即大沽
唐长庆三年(823)改永丰县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北五十里。五代时南汉改为永宁县。古县名。唐长庆三年(823年)改永丰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西北。属桂州。五代梁改永宁县。
1927年析登封、洛阳、临汝、伊阳四县地置,属河南省。治所在白沙镇(今河南伊川县东二十二里白沙乡)。1932废入伊川县。旧县名。1929年由洛阳县巽区大部,登封县之吕店、余四二里,临汝县之梁家河、南卫
在今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前街。建于唐代。清孙承泽 《春明梦余录》 卷66: “唐悯忠寺建于贞观十九年,太宗悯东征士卒战亡者,收其遗骸葬幽州城西十余里许,为哀忠墓,又于幽州城内建悯忠寺。”安史之乱时曾改名顺
①北周置,属平高郡。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后废。②唐武德九年(626)置,属会州。因乌兰山得名。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唐末废。(1)古县名。北周武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