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榆林郡

榆林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胜州置,治所在榆林县 (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北部、呼和浩特市西部和托克托县地。唐贞观三年 (629) 改置胜州,天宝元年 (742) 复改为榆林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胜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胜州置,治榆林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及托克托县。唐贞观初改为胜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胜州为榆林郡。


猜你喜欢

  • 慈姥山

    又名鼓吹山。在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寰宇记》 卷90升州江宁县 “慈姥山” 条引 《舆地志》 云: “山南有慈姥神庙焉。” 又引 《括地志》 云:“山积石临江,岸壁峻绝,山上出藤竹,堪为箫管属乐府,名

  • 白亭县

    西魏置,属南乡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五十二里白亭村。北周废。

  • 榔梨市

    即今湖南长沙县东二十四里梨镇。 《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榔梨市 “旧有榔梨税课局,久废”。

  • 王隅沟抗日根据地

    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北依兰乡王隅沟里。地处龙井、汪清两市县交界处,以王隅沟为中心,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公里。1932年秋,延边抗日斗争发展到武装游击战争,在中共东满特委的领导下,于1932年10月成

  • 和阗县

    1913年改和阗直隶州置,属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所即今新疆和田市。1920年为和阗道治。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9年改为和田县。1913年由和阗直隶州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

  • 马岭场

    明洪武初置盐场,在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城镇南。后裁。

  • 石柱寨

    在今浙江泰顺县东北石柱村。《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石柱寨在“县北五十里。其地有石柱峰,壁立万仞,上与云齐”。

  • 高山铺

    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北高山铺乡。清乾隆《毕节县志》 卷1: 正东有高山铺。

  • 五里关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两壁削立,依山为城,昔人避乱时以一巨石塞口,为石门,又名第一关。清光绪《华岳志》卷1引范守已记曰:“自山荪亭而上,履石缘溪,蜿蜒凸凹行者五里, 曰五里关。一夫守之,众莫能用矣。”

  • 南道

    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汉书·西域传》: “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 从玉门关和阳关 (今甘肃敦煌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