枹罕镇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置,即今甘肃临夏市。太和十六年 (492) 改置河州。
古镇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置,治今甘肃省临夏市。太和十六年(492年)改为河州。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置,即今甘肃临夏市。太和十六年 (492) 改置河州。
古镇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置,治今甘肃省临夏市。太和十六年(492年)改为河州。
在今河南息县西南淮水中。《元和志》 卷9新息县: “珉玉坑,在古息城东南五步,周回一百五十步,深三尺,其玉颜色洁白,堪为器物,隋朝官采用,贞观中亦令采取。其后为淮水所没。开元中淮水东移,珉坑重出,其玉
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附近。古时在长江北岸,由此南渡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为江滨要津。《资治通鉴》:隋开皇十年(590),“(杨)素帅舟师自扬子津入击贼帅朱莫问于京口,破之”。大业七年(611)建临
在今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黄金山北麓。系唐开元二年 (714) 鸿胪卿崔忻奉敕赴靺鞨封大祚荣为左骁骑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归程所凿,故以鸿胪井名之。明 《辽东志》 卷1: 鸿胪井二 “在金州旅顺口黄山之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汉为大宛国。 南北朝时为破洛那。 隋、唐时又称拔汗那、 悍、 跋贺那。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北卡桑赛。 《隋书· 西域传》: 汗国
一名北竿塘。即今福建连江县马祖列岛北北竿塘岛(长屿岛)。南宋中叶《淳熙三山志》列举闽江口外的岛屿, 已提到该岛。明洪武二年(1369)曾徙其民于内地。清代岛上设有烟墩,与南竿塘和迤南的白犬、东沙岛合置
清置,在儿斯堡 (在今四川冕宁县西南锦屏乡)。有守备千总驻防。
在今浙江临海市西。《方舆纪要》 卷92台州府: 常风洞 “在府西五十里常风岭上。中幽邃,旧有石栏护之。宋宣和中尝驻兵于此”。
唐景云元年 (710) 置,为羁縻州,属幽州都督府。治所青山县,寄治在范阳县水门村,当在今河北涿州市境。后废。
明宣德中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里。正统元年(1436)改属叠溪千户所。八年(1443)改属茂州卫。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2引《边防记》:“《土夷考》曰:茂州北路有长宁安抚司。其先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