枧头洲
旧作现头洲。即今湖南醴陵市东渌水南岸枧头洲乡。清同治 《醴陵县志》 卷1: 现头洲在 “治东三十里”。
旧作现头洲。即今湖南醴陵市东渌水南岸枧头洲乡。清同治 《醴陵县志》 卷1: 现头洲在 “治东三十里”。
即今福建莆田市南壶公山。《新定九域志》 卷9兴化军: 壶公山,“昔有人隐于此,遇一老人引于绝顶,见宫阙台殿,云此壶中日月也”,因名。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古黄河上。《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为长寿津。《述征记》曰:‘凉城到长寿津六十里,河之故渎出焉’”。《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六年(534),魏孝武帝派遣贾显智、斛斯元寿镇滑台,
即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续汉书·郡国志》 乐安国博昌“有贝中聚”。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续汉书·郡国志》:乐安国博昌县有“贝中聚”,即此。
在今陕西华县东北三里。《新唐书·地理志》 郑县: “东北三里有神台宫,本隋普德宫,咸亨二年更名。”
即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系古代五镇之一。《新唐书·地理志》 越州会稽县: “有南镇会稽山。”
在今山东东阿县东南。《资治通鉴》:南朝宋永初三年(422),“魏主遣中领军代人娥清、期思侯柔然闾大肥将兵七千人会周几、叔孙建南渡河,军于碻磝。癸未,兖州刺史徐琰弃尹卯南走”。景平元年(423),“道济
在今贵州紫云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废康佐司东七里。《方舆纪要》 卷121安顺府: 摆山洞 “广七丈,深不可测。旁有摆山砦,洞因以名”。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所在乐平县(今山西昔阳县西南四十余里西寨村附近)。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辽州,六年(623)移治辽山县(今山西左权县)。八年(625)改为箕州。中和三年(88
自今江苏苏州市经吴江至浙江嘉兴市。长74.4公里。为沪杭、京沪(今沪宁)两条铁路的联络线。1935年动工修筑,1936年建成。1944年被日本拆毁。旧铁路名。自江苏省苏州市至浙江省嘉兴市。经吴江、平望
又名东浦。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元和志》卷25润州丹徒县: “东浦,亦谓之润浦,在县东二里,北流入江。隋置润州,取此浦为名也。”又称东浦。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北流入大江。《元和郡县志》:“隋置润州,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