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花江

松花江

唐称涑沫江或粟末水,辽、金时称宋瓦江、混同江,明始称松花江。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之松花江。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天池,西北流至松原市汇合嫩江后折向东流,经黑龙江省南部至同江市注入黑龙江。《明一统志》 卷25辽东都司:松花江 “源出长白山湖中,北流经南京城合灰扒江,至海西合混同江东流入海”。清杨宾 《柳边纪略》 谓松花江满语名 “松阿里乌喇”,“松阿里者汉言天,乌喇者汉言河,言其大若天河也”。


黑龙江最大支流。古称难水、涑沫江、粟末江、黑龙江、混同江、宋瓦江。明宣德年间始称松花江。满语称松阿哩乌喇。南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天池,北源嫩江源出黑龙江省西部伊勒呼里山。两源在吉林省松原市相汇后称松花江。折向东北经黑龙江省南部,经肇源、哈尔滨、木兰、通河、依兰、佳木斯、绥滨、富锦等县市,到同江市入黑龙江。全长 2308 千米(以北源计,若以南源计,则为 1956 千米),流域面积54.55万平方千米,仅次于长江和黄河,居全国第三位。下游佳木斯站多年平均流量为 2394 米3/秒。主要支流有呼兰河、牡丹江、汤旺河等。水力资源丰富,建有丰满、白水等水电站。吉林市以下可通航。冰期约5个月。水产资源丰富,以鱼类为主。中下游为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冲积成的三江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猜你喜欢

  • 北渚亭

    在今山东济南城内大明湖上。元于钦《齐乘》卷5载:“《水经注》泺水北为大明湖,西有大明寺,水成净池,池上有亭,即北渚也。”而光绪《山东通志》卷34称:“北渚亭在大明湖上,北宋熙宁五年齐郡太守曾巩建。”

  • 水硍山

    在今贵州江口县西南,接石阡、岑巩县界。《明史·贵州土司传》:万历三十四年(1606),“贵州巡抚郭子章讨平贵州苗……其在水硍山介于铜仁、思石者,曰山苗,红苗之羽翼也。……子章乃命总兵陈璘、参政洪澄源率

  • 岭表

    即岭南。唐代指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地区。唐萧昕 《送桂州刺史序》 云: “居五岭之表,控两越之郊。” 《新五代史·刘隐世家》:唐末 “唐世名臣谪死南方者往往有子孙,或当时仕宦遭乱不得还者

  • 护蜜多国

    即护密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摸达城(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瓦罕)。龙朔初置鸟飞州都督府于此。后徙都塞伽审城(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喷赤河西岸伊什卡什姆)。

  • 晏陀普国

    在今印度洋东北之安达曼群岛。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海上杂国” 条: “自蓝无里去细兰国,如风不顺,飘至一所,地名晏陀蛮,海中有一大屿,内有两山。” 明 《郑和航海图》 作安德蛮山。《瀛涯胜览

  • 洄溜集

    即今安徽阜阳市东南四十里颍河南岸洄溜乡。清乾隆 《阜阳县志》 卷4: 洄溜集 “即洄窝溜,东乡三十五里”。

  • 长滩井

    在今四川万县市东南长滩镇。《清一统志·夔州府 一》:长滩盐井“在万县南一百里”。

  • 紫芝山

    即今福建漳州市西北望高山。《舆地纪胜》卷131漳州 《景物下》: 登高山 “在州治之西二里”。《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龙溪县: 紫芝山 “在城西北隅。脉自天宝山来,蜿蜒起伏三十余里,至此一峰耸拔,一

  • 紫岩山

    ①在今浙江兰溪市东二十五里。《清一统志·金华府一》: 紫岩山 “山上有岩色紫,形如覆釜,穹窿深广,可容百人”。②又名绵竹山。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三十里。《汉书·地理志》 绵竹县: “有紫岩山,绵水所出。

  • 革东汛

    清置,属台拱厅。即今贵州台江县东北革东镇。旧有千总、外委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