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杭州市

杭州市

1927年析杭县城区置,为浙江省会。治所即今浙江杭州市。


简称杭。在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两岸。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66万平方千米(市辖区683平方千米)。人口642.8万(市辖区393.2万)。辖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萧山、余杭8区及桐庐、淳安2县,代管建德、富阳、临安3市。市人民政府驻拱墅区。秦置钱唐县。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以钱唐为临江郡,寻废;陈祯明元年(587年)又县置钱唐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置杭州,初治余杭。《太平寰宇记》:“(州)在余杭县,盖因其县以立名。”为杭州一名之始。十年移州治于钱唐县。大业三年(607年)改杭州为余杭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杭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余杭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杭州。五代为吴越都城,称西府。梁龙德二年(922年)分钱塘(唐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置钱江县,两县同城而治,并为州治。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杭州为两浙路治所。南宋以杭州为都城,称行在所,升杭州为临安府;同时又为两浙西路治所。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临安府为杭州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杭州路为府,为浙江行省治所。明洪武九年(1376年)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仍为杭州府,为浙江省治所。1914年置钱塘道,并钱塘、仁和为杭县,钱塘道尹驻杭县,并为浙江省会。1927年废道,划杭县之城区、西湖、会堡、湖墅、皋塘、江干六区置杭州市,市、县由省直辖。1949年杭州市仍为省辖市(地级)和省会。1958年宁波专区的萧山县、建德专区的富阳县划归杭州市,同年撤销杭县,并入杭州市和建德专区的余杭县。不久余杭县撤销并入临安县。1960年嘉兴专区的临安县、金华专区的桐庐县划入,1961年划杭州市郊及临安县部分地复置余杭县,属杭州市。1963年金华专区的建德县、淳安县划入。1996年析西湖区西兴、浦沿、长河镇置滨江区。2001年改萧山、余杭市为区。地处浙西中山丘陵中部、浙北平原中西部。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有天目山、昱岭、白际山、千里岗山等盘踞,多山间盆地、谷地。钱塘江流贯全境,水力资源丰富,有新安江、富春江等大型水库和电站,其下游为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河口两岸有滩涂分布。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农产有稻、小麦、油菜籽、蚕茧。西部山区产甘薯、玉米,并产木材、毛竹、乌桕籽、山核桃等。东部产络麻、棉花。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及平原水网地区盛产淡水鱼。工业集中于杭州市区、近郊区和各市县城。有传统的丝绸、棉纺、食品和新兴的机械、化工、电子、仪表、医药、家电等。大宗特产有丝绸、茶叶、萧山花边等。新安江、富春江电站为华东电网重点电源。交通以杭州市区为枢纽。有沪杭、浙赣、杭宣、萧甬、金千铁路过境,杭父、杭枫、杭昱、杭金、杭温、杭衢和杭沪、杭宁、杭甬、杭衢高速公路纵横,京杭运河、杭甬运河(浙东运河)、钱塘江等通航运。杭州东北郊的笕桥机场原为省内最大航空港,现萧山区建有国际机场。有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等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多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著名的西湖风景名胜区,荟萃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和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王庙、西泠印社、六和塔、白塔、保俶塔、净慈寺等名胜古迹。


猜你喜欢

  • 静安县

    ①北宋雍熙四年 (987) 改下博县置,为深州治。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三十里。明洪武三年 (1370) 废。②元大德九年 (1305) 置,为静安路治。治所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鄂伦苏木古

  • 武关河

    ①一名石沟河。在今陕西留坝县南。《清一统志·汉中府一》: 武关河 “源出厅西南一百里莱子岭,合褒城五十三坝水注之,至武关驿南,合于褒水”。②源出今陕西丹凤县北,东南流至商南县西入丹水。《清史稿·地理志

  • 涪陵属国

    即涪陵郡。治所在涪陵县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延熙十一年 (248),“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芝率军征讨,即枭其渠帅,百姓安堵”。

  • 福禄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安武州置,治所在安远县 (今越南义静省南境)。至德二年 (757) 改为唐林郡。

  • 昌都宗

    一作察木多。即今西藏昌都县。清乾隆《西藏志·疆圉》 称: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1960年与拉多宗合并设昌都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昌都镇。1960年与

  • 祝丘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禹王城。《春秋》: 桓公五年 (前707),“城祝丘”。即此。西汉置即丘县。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东北。《春秋》桓公五年(前707年):在祝丘筑城。即此。西汉

  •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简称陕西行省。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分陕西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置,治所在安西路 (后改为奉元路,治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全省、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明洪武二年 (1369)

  • 廖家场

    即今四川成都市东清泉镇。清嘉庆 《金堂县志》 卷2: 廖家场 “去城 (今城厢镇) 三十里”。

  • 东山口

    在今云南开远市东。明属阿迷州,于此置土巡检司。

  • 南涪县

    三国蜀置,属永昌郡。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境。南朝宋废。产翡翠、孔崔。古县名。三国蜀汉置,治今云南省景洪市。属永昌郡。东晋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