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
在今江西分宜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杨江在“县西北四十里。东南流,会于秀江”。
在今江西分宜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杨江在“县西北四十里。东南流,会于秀江”。
①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南境。《寰宇记》 卷88泸州: “南至土纳州都宁县三百二十里。” 天宝元年 (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属纳州。后废。②唐置,属
①春秋时对中原诸国的通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吴“季札聘于鲁”。《史记·吴世家》:“为使上国。”②对国都以西地区的泛称。《左传》:昭公十四年(前528),“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
北魏置,属南秦州。治所在翫当县 (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福津沟)。隋开皇三年 (583) 废。北魏置,治翫当县(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大岸庙村)。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康县和陇南市东南部、文县东北部。属南秦州。
明永乐元年(1403)置永昌千户所,属金齿军民司。治所即今云南保山市。万历十三年(1585)改镇姚守御千户所,移驻老姚关。
亦作蒙可山。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大兴安岭北段。《元史· 伯帖木儿传》: 至元二十四年 (1287),平叛王乃颜,“追至梦哥山,并擒金家奴”。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山丹县为州,属甘肃行省。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山丹县地。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为山丹卫。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置,治今甘肃省山丹县。属甘肃行省。明洪
一名淮堰。南朝梁武帝时筑。在今安徽明光市北八十里,浮山村北淮河上。《水经·淮水注》:“淮水又东径浮山,山北对巉石山。梁氏天监中,立堰于二山之间。” 《元和志》 卷9濠州招义县: “浮山堰,在县西北六十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明末废。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属辽东都司。后废。
《尚书·禹贡》: “莱夷作牧。” 《汉书·地理志》 注: “师古曰: ‘莱山之夷,地宜畜牧。’”《春秋》: 宣公七年 (前602),“公会齐侯伐莱”。杜注:“莱国,今东莱黄县。” 黄县在今山东龙口市东
即今河北行唐县西北五十六里口头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行唐县图:西北有口头镇。在河北省行唐县北部。面积138.9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口头,人口1780。为县内四大古集镇之一。地处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