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府
明洪武二年(1369)改来安路置,属广西行中书省。治所即今广西田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田阳、凤山、东兰及巴马瑶族自治县等地。十七年(1384)废入田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升来安路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十七年并入田州府。
明洪武二年(1369)改来安路置,属广西行中书省。治所即今广西田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田阳、凤山、东兰及巴马瑶族自治县等地。十七年(1384)废入田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升来安路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十七年并入田州府。
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南朝宋置,南齐置南襄城郡于此。《南齐书· 曹虎传》: 永明六年(488),“荒贼桓天生复引虏出据隔城,遣虎督数军讨之”。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之西渡滩。1935年命名带渡滩。1947年改名西渡滩。
唐龙朔元年 (661) 置,属鸟飞州都督府。治所在娑勒色诃城 (今阿富汗东北境萨尔哈德)。8世纪中废。唐羁縻州名。龙朔元年(661年)置,治娑勒色河城(今阿富汗东北部萨尔哈德)。属鸟飞州都督府。公元8
又作毕歆河。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比金河。《明一统志》卷89女直:必兴河等“凡五十八处, 自永乐年间俱来朝贡”。即此。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新昌县置,属平州。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大业初为北平郡治。隋末改为肥如县。唐武德二年(619)复名卢龙县,为平州治。元为永平路治。明为永平府治。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
西汉文帝四年 (前176) 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汉书· 文帝纪》: 四年 (前176),“作顾成庙”。服虔曰: “还顾见城,故名之。” 应劭曰: “文帝自为庙,制度卑狭,若顾望而成,犹文王灵台
即今吉林松花江支流辉发河。《金史·纥石烈胡剌传》: “纥石烈胡剌,晦发川唵敦河人。”
即今甘肃民乐县东南永固乡。《清一统志·甘州府》:永固城在“本朝顺治八年筑堡。周四里。设副将镇守”。
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09思恩县: 绀山 “在县北二十里,以山色名。亦曰扞山。以扞蔽县后也。岩嶂层叠,日光少见,土人谓之暗岭”。
元上都之别称。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滦河上游闪电河北岸。以临滦河而得名。元杨允孚著有《滦京杂咏》。元上都的别称。以临滦水得名。元杨允孚著有《滦京杂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