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楚山
又名马鞍山、楚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南。《水经·沔水注》: 鸭湖 “在马鞍山东北,武陵王爱其峰秀,改曰望楚山”。《寰宇记》 卷145襄阳县: 望楚山 “在县南三里。鲍至 《南雍州记》: 凡三名,一名马鞍山,又名灾山。宋元嘉中,武陵王骏为刺史,屡登陟焉。因其旧名以望见鄢城,改为望楚山”。
又名马鞍山、楚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南。《水经·沔水注》: 鸭湖 “在马鞍山东北,武陵王爱其峰秀,改曰望楚山”。《寰宇记》 卷145襄阳县: 望楚山 “在县南三里。鲍至 《南雍州记》: 凡三名,一名马鞍山,又名灾山。宋元嘉中,武陵王骏为刺史,屡登陟焉。因其旧名以望见鄢城,改为望楚山”。
一作胜金台。清乾隆年间置,即今新疆吐鲁番市东胜金乡。乾隆 《西域图志》 卷31辟展:森尼木台 “自连木齐台西至此七十里”。
明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六十里长江东岸。《明史·地理志》 贵池县:有李阳河巡检司。《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李阳河,“《志》云,李阳河亦滨江要地也。宋德祐初,元兵犯池州,游骑至李阳河。今李阳驿
即今广西北流市南九十五里六麻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北流图:南有六麻墟。
明洪武五年(1372)置,属南宁卫。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后废。
清初赏给西藏,宣统三年(1911)收回,设杂瑜委员,属四川省。1912年改置察隅县。
在今河南偃师市北。《隋书·食货志》:开皇三年 (583) 于 “洛州置河阳仓”。即此。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北。为黄河沿岸四大粮仓之一。《隋书·食货志》:开皇三年(583年),于“洛州置河阳仓”,即此。
西藏古代族部名。亦作女国。地在今西藏昌都地区东北部及四川西北部。《旧唐书·东女国传》:“东女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
唐安西都护府辖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南伊什特克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度拔达岭又五十里至顿多城,乌孙所治赤山城也。”
在今广东高州市西。《方舆纪要》卷104高州府茂名县:古潘驿“在府治西”。
①西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至桂平县郁江一带。后废。②隋大业五年 (607) 改始建镇置,属隆山郡。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南境。唐武德元年(618) 属陵州。圣历二年 (699) 移于荣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