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长官司
明永乐三年 (1405) 改宣慰司置,属大田军民千户所。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西椒园镇水田坝。四年 (1406) 改为施南宣抚司。
明永乐三年(1405年)改施南宣慰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次年为施南宣抚司。
明永乐三年 (1405) 改宣慰司置,属大田军民千户所。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西椒园镇水田坝。四年 (1406) 改为施南宣抚司。
明永乐三年(1405年)改施南宣慰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次年为施南宣抚司。
清置,属丽水县。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四十六里保定村。《方舆纪要》 卷94丽水县: 保定镇“明初置税课局于此。今废。西南达云和县之石塘隘四十里,西北达松阳县之石佛镇亦四十里,为两县之要隘”。
①地区名。相当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塔尔巴哈台以南,阿拉湖以北一带。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2: 雅尔 “在塔尔巴噶台西北二百里,旧为准噶尔伊克明阿特部游牧之所,车凌班珠尔之昂吉”。因中心地区为雅尔河流域
即今安徽霍邱县南河口镇。明嘉靖 《寿州志》 卷1: 霍邱县有两河口集。清道光 《安徽通志》卷29霍邱县: 河口集在 “县南六十里”。
①东汉末置,属会稽南部都尉。治所即今福建浦城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改名吴兴县。《三国志·吴书·贺齐传》:东汉建安八年(203),洪明等五人“各率万户,进屯汉兴”,吴将贺齐自建安进讨,破之。即此。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八里陈墙村。西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后属东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废, 景明三年(502)复置,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为匡城县。②东晋析谯县地侨置,
又称大营支线。从大石桥 (今辽宁大石桥市) 至营口市东牛家屯。长21.4公里。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 由牛家屯延至营口 (1公里)。
即今福建南安市东之晋江。《方舆纪要》卷99南安县: 黄龙江 “在城 (旧县城即今丰州镇)南。亦曰黄龙溪。源自永春、安溪二县,汇诸溪之水,一东南流,一东流,同达于县西双溪口,并流而东,至九日山下为金溪,
即今湖北荆沙市东(江陵区东北)丫角乡。清设县丞驻此。
又名江陂。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三十六里江口镇附近。《水经·颍水注》:“(大漴)陂水南流,积为江陂。”即此。北宋于此设江陂镇。
东汉雒阳城南宫的正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后汉书·光武纪》 载:建武元年(25),“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