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都郡

新都郡

①东汉建安十三年 (208) 孙吴置,属扬州。治所在始新县 (今浙江淳安县西北新安江北岸,现已没入千岛湖)。辖境相当今安徽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黄山市大部及江西婺源、浙江淳安等县地。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为新安郡。

②西晋泰始二年 (266) 改广汉郡置,属梁州。治所在雒县 (今四川广汉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汉、什邡、新都、金堂、德阳、绵竹等市县地。咸宁二年 (276) 改为新都国。太康六年 (285) 复为广汉郡。


(1)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析丹阳郡置,治始新县(今浙江淳安县千岛湖西北、威坪岛附近)。寻移治贺城(今千岛湖南山岛附近)。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淳安县全部、临安市昌化镇西南,安徽省黄山市全部,江西省婺源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新安郡。(2)西晋泰始二年(266年)改广汉郡置,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市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广汉、中江、三台、盐亭、射洪、遂宁及重庆市潼南县北部。太康六年(285年)复为广汉郡。


猜你喜欢

  • 铁山包

    即今黑龙江省铁力市。清光绪十七年(1891) 设铁山包协领,属呼兰城副都统。1915年改铁骊设治局。1931年改置铁骊县。民国林传甲 《黑龙江乡土志》: “铁骊县,原名铁山包。”

  • 唐盂

    即盂。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左传》: 哀公二十六年 (前469),“六子在唐盂,将盟之”。即“盂(3)”。

  • 龙且城

    ①亦作龙沮城。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北龙苴镇。《元和志》卷11朐山县:“龙且故城在县南六十里。”②在今山东无棣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31海丰县“广武城”条下:“县北二十里有龙且城。其地高耸,形势屹然。”

  • 沙塘镇

    明置,属福清县。即今福建福清市南沙塘。《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福清县“化南镇”条下:沙塘镇“在县南六十里,有民城,隆庆间筑”。(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北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

  • 甘井子支线

    自辽东半岛的南关岭至大连湾边的甘井子码头。长11.9公里。为南满铁路支线。1926年动工修筑,1930年建成。

  • 巩华城

    明嘉靖十九年(1540)建,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二十里沙河镇。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巩华城“南北径二里,东西径二里。门四:南曰拱京,制如午门,北曰展思,东曰镇辽,西曰威漠。行宫在城之中”。又称巩华

  • 莱州卫

    明洪武三年 (1370) 置,属山东都司。治所在今山东莱州市东。清顺治十六年 (1659)裁。

  • 思宁县

    南齐置,属马门郡。治所疑在今广西博白县境。后废。

  • 利漕渠

    运河名。东汉末由曹操所筑。《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建邺都(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东),为魏公,“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此渠自今河北曲周县南,东南至大名县西北、馆陶县西南注

  • 蜀山镇

    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三十里丁蜀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荆溪县: “蜀山镇在城东南二十七里。” 有巡司。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宜兴县东南有 “蜀山镇”,“蜀山距治二十七里,依蜀山濒蜀山河,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