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文城

文城

即今山西吉县西北文城镇。西魏汾州文城县治此。《元和志》卷12文城县:文城“故老曰此城晋文公为公子时,避骊姬之难,从蒲奔狄,因筑此城,人遂呼为文城”。


(1)区片名。在山东省文登市中部。市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8万。为原文城镇人民政府驻地。以文登城简称得名。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置文登县,始为县治。有通讯电缆、网具、纺织器材、纺织机械、塑料等企业。309国道、青威、初张、青威公路等在境内交会。桃威铁路经此。其东北隅有因秦始皇登临修建的召文台、秦皇庙。东首峰山建有革命烈士陵园,抱龙河已筑堤护岸,建成河滨公园。城西有七里汤温泉。(2)集镇名。在河南省遂平县西南部。文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300。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唐将李愬攻破文城栅后,居民在城北重新聚居成村,取名文城。公路通县城。古迹有吴房(文城)遗址。


猜你喜欢

  • 津里镇

    ①清置,属绥化府。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东北津河镇。《清史稿·地理志》 绥化府: 官商路“东津河镇赴余庆”。②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北津里镇。清光绪 《盱眙县志稿》 卷3: 津里镇,“ 《乾隆志》: 在县治西七

  • 土扶桥

    即今河南息县西北三十四里土桥。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夥目霍光玉、岳得洋等股复在息境土扶桥等处啸聚”。

  • 大谷墟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大谷村,南隔西江与鹤山、新会二县为界。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墟市:南海县有“大谷墟”。

  • 榆关镇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二十里榆关镇。明初置驿于此。为抚宁县出入山海关要道。在河北省抚宁县中南部。面积168.1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榆关,人口1640。西临渝河(今戴河),且为重要关隘,因名临渝关

  • 晋城县

    ①西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左州镇。南朝宋属晋兴郡。隋废。②西魏改西充国县置,属金迁郡。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隋开皇初属隆州,三年 (583) 治所西移,亦在南部县西北。大业三年 (6

  • 金鸡驿

    明置,在今贵州大方县东南鸡场。

  • 大苇子沟

    即今吉林九台市北苇子沟镇。《吉林乡土志》:“本屯南临一小沟,两岸苇芦丛生,每届秋日,因风瑟缩,形成本地之奇景,又为当地之特产,因以名屯。”

  • 弄栋县

    又作梇栋县。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西北十七里旧城。三国蜀建兴三年(225)为云南郡治。西晋属云南郡。东晋成帝时为兴宁郡治。南齐属兴宁郡。梁末废。古县名。又名梇栋县。西

  • 泗阳县

    ①西汉置,属泗水国。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旧黄河南。东汉废。②1914年改桃源县置,属江苏淮扬道。治所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六里城厢镇。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1年迁治众兴镇 (今泗阳县)。(1)古县名

  • 尚阳堡

    一作上阳堡。在今辽宁开原市东。为清河水库淹没。清杨宾 《柳边纪略》 卷1: “尚阳堡在开原东四十里。安置罪人始于天聪七年八月,后以为例。” 康熙时平三藩之乱后,附吴三桂的滇人,悉流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