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拜城县

拜城县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拜城 (今新疆拜城县)。十年 (1884) 属新疆温宿府。民国初属阿克苏道。1930年属阿克苏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属阿克苏地区。面积1.5万平方千米。人口20.5万。辖2镇、11乡和大宛其农场。县人民政府驻拜城镇。汉属姑墨国,唐属姑墨州,宋属西州回鹘,称摆音,为拜城地名最早记载。明作摆城。清初设拜城军台,下有拜城、赛里木两城,属阿克苏办事大臣。光绪八年(1882年)设拜城县。拜城,维吾尔语意为“富有”。清末,属阿克苏道,1924年废道直属新疆省。1949年属阿克苏专区,1970年属阿克苏地区。四周群山环抱。境内有木扎提河、喀普斯浪河、台勒维丘克河、喀拉苏河、克孜勒河等五条主要河流,都发源于天山深处。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经济以农为主,农牧结合。主产小麦、玉米、稻、油菜籽、胡麻,并产杏子、苹果、葡萄、瓜类等。饲养羊、牛、马、驴、骡、驼等。有煤、铁、铜、铅、锰、云母、萤石、重晶石等矿。古迹有克孜尔千佛洞。


猜你喜欢

  • 五京

    ①唐至德二年(757)改西京京兆府为中京,凤翔府为西京,成都府建号南京,合原有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共为五京。②唐渤海国有五京: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东京城);东京龙泉府(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半拉

  • 黄石滩

    在今四川涪陵市北长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 “于黄石, 东为铜柱滩”。 《后汉书·光武帝纪》: 东汉建武十一年 (35),“岑彭破公孙述将侯丹于黄石”。李贤注谓即涪州涪陵县之黄石

  • 岐沟关

    亦作祁沟关。在今河北涿州市西南三十里岐沟村。《宋史·曹彬传》:雍熙三年(986)四月,“又与米信破契丹于新城,斩首二百级。五月,战于岐沟关,诸军败绩”。即此。又作祁沟关。唐末置,在今河北省涿州市西南。

  • 九曲池

    ①又名善泉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9:九曲池“在台城东,东宫城内。周回四百余步。《金陵故事》:梁昭明太子所凿,中有亭榭洲岛,曲尽幽深之趣,太子泛舟池中”。②在今江西湖口县南三十

  • 利城

    ①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四十里。汉置利县于此。②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在今云南梁河县西十四里勐宋。③在今河南林州市东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49林县“辅岩城”条下:利城,“唐置铁冶处。宋至和中废”。(1)

  • 巨洋水

    又作巨蔑水、巨昧水、洱水、渳河、具水、瀰水,即今山东境内弥河。源出临朐县沂山西麓,北流径临朐县东,又北经青州市东,又东北流径寿光县界,东北入海。《水经·巨洋水注》:“巨洋水即《国语》所谓具水矣,袁宏谓

  • 沁阳驿

    明置,在今山西沁源县。《清一统志·沁州》:沁阳驿“在州北郭外。今裁”。

  • ①春秋滑国都。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左传· 成公十三年》: “殄灭我费滑。” 杜注: “滑国都于费,今缑氏县。”②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南 (鱼城西南)。《左传》: 隐公元年 (前7

  • 金池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西金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 (634) 属岩州。后废。

  • 桑梓店

    即今山东齐河县东桑梓店镇。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1 《舆图志》: 齐河县东有桑梓店。民国《齐河县志》 卷10: 桑梓店在 “县东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