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承天府

承天府

①明嘉靖十年 (1531) 改安陆州置,治所在钟祥县 (今湖北钟祥市)。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荆门、天门、仙桃、洪湖、潜江、当阳、京山等市县地。清顺治三年 (1646) 改为安陆府。

②清顺治十八年 (1661)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于赤嵌城置,号为东都。治所即今台湾省台南市。辖今台湾本岛及澎湖群岛等附属岛屿。康熙三年 (1664) 郑经改置东宁省。


(1)明嘉靖十年(1531年)升安陆州置,治钟祥县(今市)。属湖广行省。辖境约今湖北省京山、天门、荆门、当阳、钟祥、潜江、仙桃、洪湖等市县地。十八年建兴都留守司于此。清顺治三年(1646年)改置安陆府。(2)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二月郑成功收复台湾,置承天府于赤嵌城(今台湾台南市)。取福建泉州佛寺承天为名。领天兴、万年两县,辖境相当今台湾省本岛及其附属岛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废。


猜你喜欢

  • 怀驩县

    唐天宝二年(743)改咸驩县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演州西。乾元初属驩州。广德间属演州。后废。古县名。唐天宝二年(743年)以咸驩县改名,治今越南义安省演州西。属驩州。后废。

  • 又作穷谷。春秋楚地。在今安徽霍邱县南沣河侧。《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前515),楚左司马沈尹戌率师“与吴师遇于穷”。宋元人注:穷水(今南沣河)出安丰县穷谷,即楚与吴师遇处。古邑名。春秋楚邑。在今安徽省

  • 盛京统部

    政区名。清代谓我国东北地区为盛京统部。统辖山海关以外,内、外蒙古以东,外兴安岭 (今俄罗斯斯塔诺夫山) 以南,奉天府尹及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所属地区。光绪三十三年(1907) 改设东三省总督及奉天

  • 垣雍

    即春秋时之衡雍。战国为韩邑,后属秦。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圈城。《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四十八年 (前259) 十月,“韩献垣雍”。又,《魏世家》: 无忌谓魏王曰,“ (秦) 有郑地,得垣雍,决荥泽水灌大

  • 天隳山

    即天回山。在今四川成都市北三十里。《太平御览》卷166引扬雄《蜀王本纪》:“有王曰杜宇,出天隳山。”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3:天隳山“玄宗幸蜀返跸之后, 土人呼曰天回(山)”。

  • 羊峒

    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羊峒“在卫北,接陕西洮州界。《志》云:松潘东通任昌、蜡梅,北接羊峒、洮州,任昌、蜡梅盖番族也”。

  • 上津堡

    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南朝以来为上津县治。清乾隆十九年(1754)设巡司于此。嘉庆十一年(1806)裁。即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上津镇。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设巡检司于此,嘉庆十一年(1806年)

  • 午冈峰

    在今江西吉水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吉水县:午冈峰在“县西五十里。一名斗峰。五冈连延,一峰独高”。

  • 青索鼻

    即今云南邓川县。明永乐八年 (1410) 置土巡检司于此。

  • 栖凤渡

    一作西凤渡。即今湖南郴县北五十里栖凤渡镇。《清一统志·郴州二》: 栖凤渡 “在州西北。路出永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