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江
即姚江流经原慈溪县南部之河段,在今浙江余姚市东部和宁波市西部。宋 《宝庆四明志》 卷4: 慈溪江 “源于绍兴余姚之太平山,至丈亭而分:一贯邑中,一环邑前,其西诸山之水,未至县五里汇于彭山堰,有斗门以泄于江。二江皆东来至西渡复合,亘府城之北入于海,随潮上下”。
即姚江流经原慈溪县南部之河段,在今浙江余姚市东部和宁波市西部。宋 《宝庆四明志》 卷4: 慈溪江 “源于绍兴余姚之太平山,至丈亭而分:一贯邑中,一环邑前,其西诸山之水,未至县五里汇于彭山堰,有斗门以泄于江。二江皆东来至西渡复合,亘府城之北入于海,随潮上下”。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南部边缘。东距排波暗沙3.5海里,西北距排洪滩4.3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果淀暗沙。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降漷州置,属通州。治所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漷县镇。清顺治十六年 (1659) 废入通州。古县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降漷州置,治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南漷县镇。属顺天府
①唐贞观四年 (630) 改务州置,治所在务川县 (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天宝元年 (742) 改为安夷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思州。辖境相当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
即春秋宋杨梁邑。在今河南商丘东南三十里。《续汉书·郡国志》 睢阳县:“有阳梁聚。”
明永乐二年 (1404) 升凭祥镇置,属思明州。治所即今广西凭祥市。成化十八年(1482) 升为凭祥州。1912年又改凭祥厅为凭祥县,属广西镇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并入睦南县 (后改宁
北魏置,为灵州普乐郡治。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隋为灵武郡治。唐为灵州治。宋入西夏废。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西南。属普乐郡。隋、唐为灵州、灵武郡治。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废。
①唐显庆元年 (656) 以钵南优浪恐部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或红原县南境。后废。②北宋崇宁四年 (1105) 析开封、应天二府置,治所在襄邑县 (今河南睢县)。辖境相当
北宋天禧二年(1018)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甘谷县北安远乡。(1)北宋初置。天禧二年(1018年)升镇,即今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2)明洪武初以下土寨巡检司改置为安远寨巡检司,即今福建省宁化县北安远。
即南濡水、曲逆水。源于今河北顺平县东祁山,东南流径满城县界为方顺河,又东至清苑县南为石桥河,与清苑河相汇。《清一统志·保定府二》引《旧志》:“土人云,本名曲逆河,以其名不美,故改曲为方,改逆为顺。”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北齐书·薛修义传》:“武帝之入关也,高祖奉迎临潼关,以修义为关右行台,自龙门济河。西魏北华州刺史薛崇礼屯杨氏壁,修义以书招之,崇礼率万余人降。”西魏尝于此置南汾州。在今陕西省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