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恭州

恭州

①北周保定二年 (562) 析南宁州置,治所在朱提县 (今云南昭通市境)。辖境约当今滇东北的大部地。隋大业初废入开边县。唐武德元年(618) 复置,治安上县 (今云南昭通市境)。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及鲁甸县地。七年 (624) 治朱提县 (今云南昭通市境)。八年 (625) 改名曲州。

②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于广平县置,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一说在黑水县西沙石多乡西干市坝。辖境相当今四川马尔康县地。天宝元年(742) 改为恭化郡,并改广平县为和集县。乾元元年(758) 复名恭州。大历五年 (770) 徙治山险处。后废。

③北宋崇宁元年 (1102) 改渝州置,治所在巴县(今四川重庆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重庆、江津、璧山、永川等市县地。。南宋淳熙十六年 (1189) 升为重庆府。

④即敬州。治所在程乡县 (今广东梅州市)。《宋史·地理志》 梅州: “本潮州梅乡县。南汉置恭州。”清吴兰修 《南汉地理志》 敬州: “避翼祖讳称恭州,非实改也。”


(1)隋开皇四年(584年)置,治今云南省昭通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昭通、鲁甸等市县。后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八年改曲州。(2)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析静州置,治广平县(后改和集县,今四川红原县南刷经寺镇)。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红原、黑水等县一带。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恭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恭州。广德元年(763年)地入吐蕃。(3)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置,治巴县(今重庆市)。属夔州路。辖境约相当今重庆市区及江津市等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为重庆府。


猜你喜欢

  • 木辘

    俗称木辘司。即今四川道孚县南木茹乡。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置木辘土百户。

  • 锦冈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八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 呀色里敏山

    在今新疆拜城县北一百二十里。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0:呀色里敏山“产铁。铁厂水出焉,南流入木札拉提河”。

  • 吉阳矶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长江东岸吉阳。《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传》:唐天复三年(903),田頵以宣州叛,行密召李神福以讨頵,頵遣其将王壇逆之。“行至吉阳矶,頵执神福子承鼎以招之,神福叱左右射之,遂败壇兵于

  • 靖川堡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置,属晋宁军。在今陕西佳县西北一百里。后废。

  • 纳剌秃失图

    辽金北境边堡。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乌尔札河上游。《圣武亲征录》:“塔塔儿部长蔑里真笑里徒背金主约,金主遣丞相完颜襄帅兵逐塔塔儿北走。上闻之,遂起兵自斡难河迎讨之,……与战纳剌秃失图、忽剌秃失图之野。”

  • 北新道

    三国时中原地区至西域交通路线之一。《三国志》卷30裴注引《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北新道西行,至东且

  • 罗旁墟

    即今广东郁南县东南罗旁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西宁县东北有罗旁墟。

  • 垄下城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垄下。《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长乐县 “松下镇” 条下: 垄下城 “在县东南二十余里。嘉靖四十年,居民筑此以备倭。周一里”。即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南垄下。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筑,以

  • 南海县

    隋开皇十年 (590) 改番禺县置,为广州治。治所即今广东广州市。仁寿初为番州治,大业初为南海郡治。唐初复为广州治。元为广州路治。明、清为广州府治。1912年移治佛山镇 (今佛山市),后属广东粤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