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徕宁城

徕宁城

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3) 在喀什噶尔旧城西北建,在今新疆喀什市区西公安处一带。《清一统志·喀什噶尔》: “喀什噶尔城曰徕宁,周四里余,东西南北四门,城东有回城。” 道光六年 (1826) 毁于兵燹。


又作喀什葛尔城。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参赞大臣、领队大臣、协办大臣于此。


猜你喜欢

  • 圣山

    ①在今江西信丰县东南。《清一统志·赣州府一》:圣山“在信丰县东南一百里。高插云表”。②在今广西融安县西。《方舆纪要》卷109融县:圣山“在县北四十里长安镇。高七八里。上有圣祠,因名”。《清一统志·柳州

  • 沛丘

    即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县南。《史记·齐太公世家》:“襄公游姑棼,遂猎沛丘。”《正义》:“《左传》云‘齐襄公田于贝丘,坠车伤足’,即此也。”即“贝丘”。

  • 哈柳图河

    ①即今内蒙古乌审旗南海流兔河。《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哈柳图河 “在右翼前旗西南一百八十里。源出虎喇虎之地,东南流合细河、金河二水,入榆林边。至波罗营,会西来之额图浑河,为无定河”。②即今陕西榆林市

  • 浦子口河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江浦县: 浦子口河 “在县东二十里。源出定山,由浦子口西入江。《志》 云: 浦子口有左右二水环抱萦回,名东西沟”。

  • 焚艛山

    在今海南省文昌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焚艛,“ 《平黎记》 云: 汉武帝发兵南来,到雷州海岸,造艛船渡兵,过海上岸,黎人并不出降,亦无兵粮。李将军于琼州海岸焚舟而回。今号为焚艛”。《清一

  • 莱公泉

    在今湖南常德市北六十里甘泉寺中。《舆地纪胜》 卷68引 《皇朝类苑》 云: “鼎州甘泉寺,介官道之侧,始寇莱公南迁日,题于东楹曰: ‘平仲酌泉经此,’ 回望北阙,黯然而去。未几丁晋公又过之,题于西楹曰

  • 七里涧

    ①在今河北井陉县北。《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七里涧“在县(今城关镇)东北,诸山溪之水在县北境者,皆汇流于此,南入绵蔓河,霖潦暴作,行路皆绝”。②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受谷水,东流至今偃师市西复

  • 遂安郡

    ①隋大业三年 (607) 改睦州置,治所在雉山县 (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今已没入新安江水库)。辖区当今浙江淳安县、建安市及桐庐县部分地。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睦州。②北周置,属唐州。

  • 沐源川城

    唐乾符二年(875)建,即今四川沐川县。《新唐书·南诏传》:高骈“筑戎州马湖、沐源川、大度河三城, 列屯拒险, 料壮卒为平夷军”。

  • 罗定县

    1912年改罗定州置,后属广东粤海道。治所即今广东罗定市。1920年直属广东省。1993年改设罗定市。旧县名。1912年降罗定州置,治今广东省罗定市罗城镇。1959年与郁南县合置罗南县,1961年恢复